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袁宏道《虎丘记》“虎丘去城可七八里”阅读答案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30 01:31:19阅读:254
虎丘记
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六七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冠士女,下迨蔀屋   迨:到、至B.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属:连缀
C.每度一字,几尽一刻   度:吐    D.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吏:做官
答案:B(属:跟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山无高岩邃壑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竞以歌喉相斗秦亦不以城予赵
C.一人缓拍而歌吾尝终日而思矣  D.则箫板亦不复用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答案:C(A.第一个“其”,代词,意为“这”;第二个“其”,人称代词,意为“他”;B.两个“以”均为介词,第一个“以”意为“用”,第二个“以”意为“把”;C.“而”均为修饰,意为“地”;D. 第一个“则”连词,意为“于是”,第二个“则”,连词,表转折,意为“却”。)

10.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首先交代了虎丘的方位,虽“其山无高岩邃壑”,却因其“近城”而吸引众多游人。由此作者确定了审美重心,不在林泉岩壑,而在游人旅客及他们纵游虎丘的情景图画。
B.第②段“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三句,作者以比喻兼夸饰的描绘,分别从游人密度之大、歌者数量之多、饮酒场面之盛三个角度,生动描绘出虎丘中秋游客如云的盛况。
C.第③④段月夜赛歌场面的描绘,作者用“布席之初”“未几”“已而”“比至”几个标志时间推移的词语连带出一幅幅动人画面;场面由喧闹而转向幽静,突出了赛歌的紧张而快乐。
D.第⑤段作者从“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的情景中,感受到封建社会官吏的“横行气盛”和封建官差的 “庸俗粗野”,表现了作者对于官场的厌恶和鄙视,也是作者呈请解官的重要原因。
答案:C(“赛歌的紧张”,文中无此意。)

11、“白乐天”指的是诗人白居易。(1分)
12、第二段对“斗歌”场景写得极有层次:(2分)
环境由喧闹到到寂静
感情由热烈到凄凉
13、第二段没有运用到的手法是D(2分)
A.层层烘托 B.夸张借代 C.点面结合 D.对比反衬
14、请分别概括第三段的景物特点? 并简析作者写景的角度。(4分)
剑泉之“深”;千顷云之“高”、“秀”;文昌阁之“佳”,平原堂之“旷”。(任写出2点得1分,3点得2分)
先“山水”后“人文”;俯仰结合;远近结合。(写出任一角度1分,分析1分)
15、文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简要评价。(4分)
表达对官场生活的鄙薄之情,(1分)渴望与民同乐的真性情。(1分)作者认识到官民之间的尖锐对立,这种对立使得他无法领受“听曲此石上”的迷人情趣,于是他甘愿以“吴客”的身份来游虎丘,这种走进人民的姿态是值得肯定的;(1分)而其揭示官民之间的对立关系具有批判意义。(1分)

【参考译文】
虎丘离城约六七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季节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士大夫乡绅、大家妇女,以至贫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大路中间,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檀板聚积如小山,樽罍似云霞般倾泻,远远望去,犹如成群的大雁栖落在平坦的沙滩,彩霞铺满江面,电闪雷鸣,无法具体描绘它的形状。 

刚开始陈设席位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队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各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一会儿,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尤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乐,不再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个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浏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等到夜深,月亮西斜,树影散乱,于是连箫板也不用,一个人登场,四围的人屏住声息,声音如细而直上的毛发,响彻云端,每吐一字,几乎拖长达一刻之久,飞鸟听了为之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 

剑泉深得无法测量,陡峭的岩石如斧削一般。千顷云因为有天池等山作为几案,山峰峡谷,争奇斗秀,是请客饮酒的好地方。但是过了中午便阳光逼人,不能久坐。文昌阁也不错,晚上林中的景色尤为迷人。朝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没有遮拦,仅仅远远望见虞山,如小小的黑点。堂荒芜已经很久了,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的办法,想在里面供奉韦应物、白居易等人,但不久生了病,我既然已经辞了官,恐怕进之的兴致也消尽了。山川的兴旺和荒废,确实有它的运数啊! 

在吴县作了两年官,登虎丘山六次。最后一次和江进之、方子公一起登,坐在生公石上等候月出。唱歌的人听说县令到来,都躲避开了。我因此对进之说:“做官的横行气盛,衙役庸俗粗野,是多么厉害呀!以后不作官了,有不在这石上听歌的,有月亮为证!”现在我有幸得以免去官职客居吴县,虎丘的月亮不知道还记得我的话吗?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

  • 梦到了电打有什么寓意吗?

    梦见电打,得此梦,与他人间真诚相处,生活可有好运之事。得长辈辅佐者,事业可有提升之际遇,多为吉兆。如做此梦,得此梦不顺,小人在身边者,财运难以兴隆,事业多有不利之征兆。春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曹学位《游武夷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游武夷记 [明]曹学位 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百里,抵万年宫,谒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履汉祀坛,即汉武帝时所谓“乾鱼荐武夷”者也。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为大王;次而

  • 王安石《次韵昌叔咏尘》全诗赏析

    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 白朴《摸鱼子 秋仲一日,李具瞻待御偕予过天庆观》全诗赏析

    藉草于苍苍万玉中,觞咏乐甚。道官王默堕者在焉,且盟其两柏森立间构亭,为游目骋怀之所。翌日赋此,记一时之概耳。望参差、冶城烟树。故人知在琳宇。绣衣来就论文饮,随意割鸡炊黍。欢乐处。忘尔汝。清谈况有神仙侣

  • 张孝祥词鉴赏:减字木兰花(阿谁曾见)

    张孝祥词鉴赏:减字木兰花(阿谁曾见) 张双柱 减字木兰花张孝祥 阿谁曾见,马上墙阴通半面。玉立娉婷,一点灵犀寄目成。 明朝重去,人在横溪溪畔祝乔木千章,摇落霜风只断肠。

  • 梦见纺织厂

    梦见纺织厂,大难临头。梦见视察和管理纺织厂,会在危难关头沉着勇敢。梦见纺织厂倒闭,危难时会得到帮助。

  • 欧阳修《忆滁州幽谷》全诗赏析

    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

  • 2013年蛇年精选七字对联 龙驾祥云门接福 蛇吐瑞气户迎春

    上联:龙腾华夏春光丽 下联:蛇蛰神州福气浓 上联:龙驾祥云门接福 下联:蛇吐瑞气户迎春 上联:龙戏宝珠辞旧岁 下联:蛇衔瑞草贺新春 上联:龙腾广宇江山丽 下联:蛇舞神州岁月新 上联:龙腾九域千年禧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全诗翻译及赏析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文解释】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