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声齐·砧面莹原文、翻译及赏析_贺铸古诗词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标签: 宋词三百首 闺怨 怀远《杵声齐·砧面莹》译文
捣衣石的表面因年长日久的使用,早已光洁平滑,杵声协调、齐整。捣完制成衣服给丈夫寄去,可是在题写姓名、附就家信时却止不住涕泣连连。寄到玉门关已是万里之外了,可是戍守边关的人还在玉门关的西边。
《杵声齐·砧面莹》注释
砧(zhēn)﹕捶衣服的垫石。莹:光洁、透明。
杵(chǔ):捶衣服的木棒。
泪墨题:泪和着墨汁写信。
玉门:古通西域要道。
戍(shù)人:守卫边疆之军人。
《杵声齐·砧面莹》赏析
这首词从怨女的角度,展现了一幕人铸间悲剧。通过描写闺中人思念远戍征人,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上片起二句从捣练的工具运思下笔,而字里行间自有捣练之人。从“砧面莹”的“莹”字,可以想见,作为一位征人的妻室,捣练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的一部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经被磨得如此光莹平滑。从“杵声齐”的“齐”字,则可以想见她的捣练操作之熟练,以及与同伴合作之协调。而那一记记有节秦的杵声中,正倾注了她辛劳持家的全部心力。传出了她忆念远人的万缕深情。
下面“捣就征衣泪墨题”一句。道破题旨,点明其捣练制衣的目的是寄与远戍边关的丈夫,而题写姓名、附寄家书之际。一想到丈夫远在万里外,归期渺茫,生死难卜,今世今生,相见无日,不禁愁肠千转,泪随墨下。“泪墨题”,一边磨墨,一边落泪,泪水和着墨水写信。这三个字,饱含了一位失去家庭幸福的妇女的无限辛酸苦痛。
结末两句与“捣就征衣”句紧相承接,从戍人的角度进一步加重了这幕悲剧的份量。句中的“玉关”即玉门关,但此处不一定是实指,只是极言戍地之远,也暗含班超上疏所说“但愿生人玉门关” (《后汉书·班超传》)及李白诗“玉关殊未人” (《塞下曲》六首之五)之意。
结末两句采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这两句先写玉关之远,再推进一层。写戍人所在地之远,从而使上、下句间有起伏转折之致,而且,每转愈深,把这一家庭悲剧显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剧中女主角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深更曲。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负载着她的柔情蜜意的征衣包裹,寄到玉关已要经历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寄到远在玉关之西的戍人手中,就更遥遥无期了,更不知这包寒衣寄到时戍人是否尚在人间。这样一个最凄惨、最残酷而又可能出现的悲剧结局,正是长期笼罩在她心头的一片阴影,也正是她题寄这包征衣时泪墨难分的一个最痛楚的原因。
欧阳修名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颇为人称道,此词结尾句式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词精炼含蓄,概括集中,感情真挚,余韵悠长,正如张炎在《词源》中所述:“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
《杵声齐·砧面莹》创作背景
词人是一位对人民疾苦深怀同情的文学家,面对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他创作了《捣练子》组词,代思妇征夫们诉说他们的痛楚。原词共有六首,第一首已经残缺,其余五首题依次为《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
-
宋-李曾伯新来诗思与秋清,野径无人适意行。道尽青松知小雨,隔林怪在竹鸡鸣。形式: 七言绝句押[庚]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788)首李曾伯(宋)成就不详经历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
-
出自唐代佚名的《袁长官女诗(摘萱草吟)》 彼见是忘忧,此看同腐草。青山与白云,方展我怀抱。
-
出自元代郑延玉的《杂剧·崔府君断冤家债主》 楔子(冲末扮崔子玉,诗云)天地神人鬼五仙,尽从规矩定方圆。逆则路路生颠倒,顺则头头身外玄。自家晋州人氏,姓崔名子玉。世人但知我满腹文章,是当代一个学者,却不
-
人微言轻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人微言轻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人微言轻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清末近现代初-陈寅恪弦箭文章苦未休,权门奔走喘吴牛。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形式: 七言绝句押[尤]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47)首陈寅恪(清末近现代初)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成语发音: 「chéng xià zhī mé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成语出处: 《左传·桓公十二年》:“
-
出自宋代曹遇的《西江月(示彦忠)》 秋霁嫦娥二八,寒光逼散浮云。小山业桂吐清芬,犹带蟾宫风韵。因念两登仙籍,恩沾雨露方新。汝今妙岁已能文。早折高枝荣奋。
-
出自唐代徐安贞的《送王判官》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
三脚猫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三脚猫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三脚猫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王濯的《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御火传香殿,华光及侍臣。星流中使马,烛耀九衢人。转影连金屋,分辉丽锦茵。焰迎红蕊发,烟染绿条春。助律和风早,添炉暖气新。谁怜一寒士,犹望照东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