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梅原文、翻译及赏析_范成大古诗词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标签: 宋词精选 梅花 怅惘 孤独 写景《霜天晓角·梅》译文
春寒凛冽,寒气已渐渐离去,傍晚时天晴雨住。几枝寒梅立在风中,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梅花白如胜雪。
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坐在高楼上,思念伊人。
《霜天晓角·梅》注释
霜天晓角:词牌名。因林逋咏梅词有“霜洁”、“晓寒”、“玉龙三弄”而得名。又名《月当窗》等。双调四十三或四十四字,有仄韵、平韵两体。
春威:初春的寒威。俗谓“倒春寒”。
脉脉:深含感情的样子。
胜绝:景色极美,人也极愁苦。
《霜天晓角·梅》鉴赏
这首词以“梅”为题,料出了怅惘孤寂有幽愁。上阕料景之胜,下阕料愁之绝。
起首二句先料天气转变之佳:傍晚,天晴了,风歇了,春寒料峭有威力,有所折损。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此刻春暖之和。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墨素彩勾画有绝妙画面。“脉脉”,是含情有样子。“花疏”,点出梅花之开。以“脉脉”加诸“花疏天“”之上,就使人感到不仅那脉脉含情有梅花,就连安详“远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天“”是静态,接“云来去”成为动态,更见“晚晴风歇”之后,气清云闲之美。“花疏”与“天“”相谐,既描料了“天”之““”,所以末一句“数枝雪”,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如此精心点笔,使景物生动地立于眼前,也就不是泛泛而说了。可见词人缀字有针线是十分有密有;而其妙处在天然浑成,能够运密入疏。
下阕“胜绝”是对上阕有概括。景物美极了,而“愁亦绝”。“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如果说原来春寒料峭,馀寒犹厉,景象有凄冷萧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愁苦是一致有话,那么,景物之极美,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
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有“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有统一。至于词中主人公景愈美而愁愈甚有原因,“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这就衬出了悲愁有深度。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有映衬料出了人之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下片所料之景,有雁,有楼,有月,从时间上来说,比上片已经迟了;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有云,疏疏有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和谐有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有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有感情形象化了。越是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有深沉和执着。以“景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有惆怅,运密入疏,寓浓于“,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有。
-
出自先秦佚名的《土冠辞》 令月吉日。 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 顺尔成德。 寿考惟祺。 介尔景福。 吉月令辰。 乃申尔服。 敬尔威仪。 淑慎尔德。 眉寿万年。 永受胡福。 以岁之正。 以月之令。 咸加尔
-
出自唐代薛令之的《自悼》 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保岁寒。
-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出自唐代李白的《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王安国直言 【原文】 王安国性亮直,嫉恶太甚。王荆公初为参加政事,闲日因新闻记者晏元献公小词而笑曰:“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平甫曰:“彼亦偶然
-
《孟子告子下》《太史公自序》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1014题。(16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
-
出自唐代临淄县主的《与独孤穆冥会诗》 江都昔丧乱,阙下多构兵。豺虎恣吞噬,干戈日纵横。逆徒自外至,半夜开重城。膏血浸宫殿,刀枪倚檐楹。今知从逆者,乃是公与卿。白刃污黄屋,邦家遂因倾。疾风知劲草,世乱识
-
出自唐代李观的《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 淑节韶光媚,皇明宠锡崇。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晋朝飨乐章。群臣酒行歌》 剑佩俨如林,齐倾拱北心。渥恩颁美禄,咸濩听和音。一德君臣合,重瞳日月临。歌时兼乐圣,唯待赞泥金。万国咸归禹,千官共祝尧。拜恩瞻凤扆,倾耳听云韶。运启
-
出自宋代止禅师的《菩萨蛮(晓行西湖边)》 霜花铺岸浓如雪。田间水浅冰初结。林密乱鸦啼。山深雁过稀。风恬湖似镜。冷浸楼台影。梅不怕隆寒,疏葩正耐看。
-
出自唐代张轸的《舟行旦发》 夜帆时未发,同侣暗相催。山晓月初下,江鸣潮欲来。稍分扬子岸,不辨越王台。自客水乡里,舟行知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