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原文、翻译及赏析_欧阳修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19 21:00:03阅读:96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标签: 夕阳 写水 写景 抒情 景色 西湖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译文

  夕阳余霞照射在波光粼粼的西湖上多么迷人。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宽广的湖面波平似镜,小船横靠在那静寂无人的岸边。

  西南天边的月亮冉冉升起浮云渐渐散去。傍水的栏杆边上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莲荷清香。湖面上阵阵凉风驱散了微微醉意。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注释

  夕照:落日。

  西湖:指颍州西湖。

  花坞(wù):四周高起花圃。唐严维《酬刘员外见寄》:“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苹汀(tīng):长满苹草的水中小洲。苹,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茎横卧在浅水的泥中,叶柄长,顶端集生四片小叶,全草可入药,亦作猪饲料。亦称“大萍”、“田字草”。汀,水边的平地。

  野岸无人舟自横:化用自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轩槛:凉亭。轩,长廊。槛,栏杆。

  莲芰(jì):即莲花。芰,菱。

  酒面:醉脸。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简析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词的首句点明是夕阳西下时分,以下全词即捕捉住这一特定时刻的景物特征来写。上片写游人散去,波平如镜。然而,一道残霞铺洒湖面,花坞苹汀在落日余晖映照下,比白日更加艳丽,更富情韵,突出的是一个“静"字。下片明月初上,暑消凉生,晚风习习,从水面吹来,夹带着莲芰的清香,结句以吹醒了作者的醉颜加倍形容晚风的清爽,突出的是一个“凉”字。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赏析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 ”,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 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 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 ,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鉴赏

  开头的“残霞夕照”点明时间。在一片落日彩霞辉映之下,词人看见湖中小洲长满了茸茸翠草,在岸边花坞内开满娇艳的鲜花,这是近景;词人放眼远望,看见辽阔的湖面上风平浪静,远处一叶扁舟停泊在荒寂无人的岸边上。这几句词人所创造的意境是既美丽又清静、平和。“花坞”、“蓣汀”极力渲染西湖之美。“十顷波平”着意描绘湖面的浩渺无际而又风平浪静,突出了平和、旷远。“野岸无人舟自横”,以冷清、旷远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悠闲自得、啸傲湖山的情趣。

  下片写“月上”之后的“景”与“情”。这几句写在明月下词人坐在岸旁的凉亭之内乘凉,清风徐来,送来阵阵荷香,水面微风吹醒了人的酒意。“西南月上”点明时间是阴历上半月,月牙悬在西南方向。是“朔月”,《后汉书·马融传》“月朔西陂”。“月上浮云散”勾出了一个月移云飞的画面,在浮云飞散之后就是一个夜空万里,清澈如洗的境界。“上”与“散”这两个动词互相呼应,使天上的月与云由“静”转“动”。“轩槛”指出词人所处之地是在凉亭之内,“凉生”写夜风送爽。这里把主人公引入画面,写出人物的感觉。上片写“夕照”,下片写“月上”,表现了时间推移变化——从晚到夜,诗人一直在流连山水。最后以“水面风来酒面醒”作结,表现了词人陶醉在大自然美景之中的情态。

  从《采桑子》的“西湖念语”和其他八首词中可看出:词人仰慕隐居山林的魏晋名士王子猷、陶渊明,对于“虽非于己有”但“其得已多”的“清风明月”是极为欣然的。词人借啸傲湖山,忘掉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

  全词以“西湖好”总领词意,以清新雅致、流丽空灵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夕阳西下和月亮升起时的景色,词人选用了多种意象,刻意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突出景物,淡化人物,从而获得了人物沉醉于景物之中的艺术效果,达到了赞颂西湖的目的。

  这首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洁,词中所表现的意境是清淡平和的,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从画面中透露了词人的胸怀。作者想象丰富,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如“行云却在行舟下”一句,表达了好几层意思,一写“云”的浮动,二写“舟”的移行,三写水的清澈,四写游者俯身向水所见是碧空倒影。欧词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与极力渲染红香翠软的表现方法,为后来苏轼一派豪放词开了先路。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创作背景

  此词为作者于熙宁五年(1072)退居颍州时所作。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弹空说嘴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dàn kōng shuō zu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犹言唱高调说空话。 成语出处: 《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弹空说嘴。

  • 车行酒。

    出自先秦佚名的《金楼子引殷纣时语》 车行酒。 骑行炙。 百二十日为一夜。

  • 《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赏析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日脚”,云缝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烟”,映照日光的地表上升腾的水气。“酣酣”,其色调之深。这一句是写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征:云彩、地气都显得特别活跃,云

  • 吹灰之力

    吹灰之力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吹灰之力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吹灰之力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百不一存

    百不一存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百不一存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百不一存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书事》王维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书事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注释 1、书事:书写眼前所见的事物。 2、轻阴:微阴。

  • 元戏剧《孙仲章·河南府张鼎勘头巾》鉴赏

    元戏剧《孙仲章》鉴赏 《勘头巾》全名《河南府张鼎勘头巾》,又名《开封府张鼎勘头巾》,作者一说陆登善。写河南府六案都

  • 愤惋诗三首(一作刘禹锡诗,题作怀妓)(刘损)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愤惋诗三首(一作刘禹锡诗,题作怀妓)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刘损 fèn wǎn shī sān shǒu yī zuò liú yǔ xī shī, tí zuò huái jì 愤惋诗

  • 阳羡杂咏十九首.桃花谷

    唐-陆希声君阳山下足春风,满谷仙桃照水红。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形式: 七言绝句押[东]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22)首陆希声(唐)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

    出自唐代耿湋的《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锡珪仍拜下,分命遂居东。高旆翻秋日,清铙引细风。蝉稀金谷树,草遍德阳宫。教用儒门俭,兵依武库雄。谁云千载后,周召独为公。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