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刘叉《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赏析
刘叉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词语解释】
水:比喻剑。
【诗文解释】
宝剑在握,犹如贯注古今的流水在我手心流注。临别之时把它奉赠给你,希望不要用它去报一己私仇。
【诗文赏析】
临行赠别,诗人赠送的并不是杨柳枝,反而是一柄长剑。赠剑之意不是用其来「薄细碎愁」,而旨在用它来建功立业。用心良苦,情意殷殷。
以流水喻剑,早已有之。但以水剑之喻作为主线贯穿全篇者并不多见。「水、流、泻」环环相扣,给静态的剑赋予了诗意的动感效果。
这是刘叉在赠剑给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诗之独特处,在于通篇以水比剑。本来以明澈的秋水比喻闪闪发亮的剑光,古人早已有之。如《越绝书》说:"太阿(宝剑名)剑色,视之如秋水。"后来也有以水比剑以至直接将剑称呼为水的。如李贺诗:"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春坊正字剑子歌》)刘叉这首诗不只是在一二句诗中将水与剑相比拟,而是把水剑的比喻作为一个基本构思贯通全篇,更是别开生面。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说得很口语化,而颇有诗味:诗人不直说这是一把古代传下的明晃晃的宝剑,而说成"一条古时水";不直说宝剑"拿"在我手里,而是循着"水"的比喻拈出一个"流"字,说一条水向我手中流来,从而使得原来处于静态中的事物获得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动感。这种从对面着墨的写法,较之平铺直叙多了一层曲折,因而也就多了一种风趣。
第三句还是循着以"水"比剑的基本构思炼字。剑既似"水",所以不是一般的"奉赠"、"惠赠",而是扣紧"水"字,选用了"泻赠".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流动着的"水",流到诗人手里,又泻入朋友掌中。如果直说成"我把剑送给你",那就情韵全失,索然无味了。
以上三句写赠剑,末句是在赠剑时的殷勤嘱咐。"薄",是迫近的意思。这一句是说不要为了私人的小仇小怨用这把剑去作无谓的争斗,弦外之音是应该用它来建立奇功殊勋。白居易在《李都尉古剑》诗中写道:"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末句没有明白说出的这一层意思。
-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
六韶江山,十年厌、*舟还辙。但只有、日南遐域,未尝持节。八月秋风来朔漠,燕然已没鞍鞯雪。料此时、铜柱瘴云收,无炎热。衔尺一,行宜决。烦重为,雕题说。道皇元威德,万方臣妾。直以越裳声教阻,千金装*渠谁屑
-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天上梯! 作品赏析【注释】:
-
渔父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寸不须归。 【简析】 塞山前白鹭自在地飞翔,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品赏析【注解】: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3、浑:简直
-
华雄又作“叶雄”,中国东汉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公元190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明·罗贯中所著历史小说《三国
-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
秋晚归故居 李昌符 马省曾行处,连嘶渡晚河。 忽惊乡树出,渐识路人多。 细径穿禾黍,颓垣压薜萝。 乍归犹似客,邻叟亦相过。 翻译: 马儿也似乎记得曾经走过
-
咏梧桐 薛郧薛涛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注释: ①这是一首父女俩合写梧桐树的小诗。父,薛郧;女,薛涛。 ②庭除:庭前的台阶,指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