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来鹄《蚕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5-17 21:44:31阅读:8
  蚕妇

  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

  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

  冻杀黄金屋里人。

  注释:

  ⑴晓夕:早晚。

  ⑵好花时节:指百花盛开的时节,此时正是采桑大忙的时候,因此说农家妇女“不闲身”。不闲身:没空闲时间。

  ⑶解:了解,懂得。繁华事:指赏花之类的事。

  ⑷杀:死,用在动词后边,表示程度。一作“煞”。黄金屋里人: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一说指有权有势的人。黄金屋,语出《武帝故事》:汉代陈婴的曾孙女名叫阿娇,其母为汉武帝姑姑馆陶长公主。武帝幼时,长公主将其抱置膝上,问道:“儿欲得妇否?”又指阿娇问道:“好否?”武帝笑着回答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后武帝继位,立阿娇为皇后。后人遂以“黄金屋”指代富贵人家女子的居处。

  译文:

  从早到晚整天采桑多苦辛,

  百花盛开季节养蚕忙煞人。

  若教村姑了解赏花之类事,

  便会冻死富家太太小妞们。

  赏析:

  《蚕妇》是唐代诗人来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叙述与假设的形式,指出了如果蚕妇不劳动则“黄金屋里人”就会被冻死,表达了作者对蚕妇艰苦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社会高层阶级依赖劳动人民养活的不满。

  人们谈起写蚕妇的诗,自然会提到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晚唐诗人来鹄的《蚕妇》与张俞的《蚕妇》题目相同,内容相似,而写法与格调迥异。来鹄的《蚕妇》不像张俞的《蚕妇》那样,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而是先从蚕妇整日采桑养蚕的辛苦谈起。

  “晓夕采桑多苦辛”一句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直述采桑叶时问之长,突出劳动的艰苦。从这一句诗中,表现了采桑人的倦容,“多苦辛”三字又表现了作者同情蚕妇的思想感情。接下去诗人明确告诉人们,这些整天采桑叶的蚕妇并不是不爱盛开的百花,而只是在养蚕的大忙季节不得“闲身”而已。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假设及由这一假设推论出来的结果清楚地说明封建社会谁养活谁这一根本问题。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所以能在“好花时节”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百花,正是由于这些蚕妇在此时“晓夕采桑”的结果。如果这些蚕妇此时也去千这些“繁华事”,那么,那些“黄金屋里人”只能被‘冻杀”。原来,这些“黄金屋里人”是由这些蚕妇养活的。此两句陡转笔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完全是依靠剥削劳动人民而生活的这一事实。

  全诗笔致冷隽,构思深曲,耐人寻味,在对当时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揭示中,流露出了诗人的愤慨不平之情。运用通俗又略带诙谐的语言,通过叙述与假设的形式,通过暗含的对比,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猜你喜欢
  • 关汉卿《【商调】梧叶儿 别情》全诗赏析

    别离易,相见难,何处锁雕鞍?春将去,人未还。这其间,殃及杀愁眉泪眼。

  • 晏几道《鹧鸪天》全诗赏析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作品赏析【注释】: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

  • 刘禹锡《望洞庭》全诗赏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品赏析【注释】: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 谁出门不管渴不渴都会带水? 答案:拖泥

    谁出门不管渴不渴都会带水? 答案:拖泥

  • 陆游《满江红》全诗赏析

    疏蕊幽香,禁不过、晚寒愁绝。那更是、巴东江上,楚山千叠。敧帽闲寻西瀼路,亸鞭笑向南枝说。恐使君、归去上銮坡,孤风月。清镜里,悲华发。山驿外,溪桥侧。凄然回首处,凤凰城阙。憔悴如今谁领略,飘零已是无颜色

  • 范仲淹《无题》全诗赏析

    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定是孤儿寡妇船。

  • 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夜半乐 【宋】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益鸟(音yigrave;)、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简析】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

  • 柳永《鹊桥仙》全诗赏析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