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特别是关中地区。正是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的刘裕,也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赶上北方,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也为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的空前繁荣准备了条件。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发生,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平均十年左右即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战乱,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大量北方人民迁居江南,补充了当地劳动力;加上许多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重视发展生产,因此南方经济又一次获得发展。
南宋时期,北方为落后的金政权,而汉族建立的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
宫词 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注释】 月殿:月宫。 秋河:秋日之银河。 【韵译】 高入云天的玉楼
-
似乎自古以来,酒便与故事有了密不可分的渊源;金庸的江湖里,相见豪气三碗酒,便可成莫逆之交。在酒中,有些平日不敢言说的话,也可一并倾吐而出,快意心胸。真性情的酒桌上,总有故事发生,也总有些故事,需要以酒
-
长夜偏冷添被儿。枕头儿、移了又移。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
-
五老闲游依舳舻,碧梯云径好和途。云开瀑影千门挂,雨过松簧十里铺。客爱往来何所得,僧言荣辱此间无。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沉造化炉。
-
青杏园林著酒香。佳人初试薄罗裳。柳丝无力燕飞忙。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为谁消瘦减容光。
-
法家被认为只是在战国时期才发挥其历史作用。其实不然,中华其后二千年的政治表现都可以看到法家所表现的重要作用,其中最为显然的就是吏治。中华所谓的法治其实是强意志理论。法家的思想重心只是一种对权势的体现方
-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①?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东夏之命②,古今之法,
-
公鸡去照相馆拍不了什么照片? 答案:一寸免冠照片
-
晚春 刘希夷 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庭阴暮青霭,帘影散红芳。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 作者简介: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
-
普天乐·平沙落雁 鲜于必仁 稻梁收。菰蒲秀。 山光凝暮。江影涵秋。 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 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洲。 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