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学知识
  • 儒学中的历史文化优先意识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儒学中的历史文化优先意识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颜世安 内容提要:本文分上下篇。上篇讨论儒学在做人问题上的一种原则,就是崇尚历史文化。儒者相信,人生于天地之间,贵于禽兽,他的生活应由高于...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45) 评论(0)

  • 重读杜甫的《又呈吴郎》

    重读杜甫的《又呈吴郎》 马执斌 “十一”长假期间,友人来串门聊天,提起40多年前,我们一起游成都杜甫草堂的情景,犹历历在目。记得在《诗史堂》前,友人最欣赏郭沫若先生撰写的那副对...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76) 评论(0)

  • 宋元小说:南游记旧

    南游记旧 宋[鲁纾]〔曾纡〕 罗宁据涵芬楼《说郛》本(卷四十九)整理。[]为删字符号,〔〕为增字符号。原注以()标示,点校者说明以〖〗标示。 1.庆历中,贾昌朝镇北都,因奏韩魏公治恩、...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35) 评论(0)

  • 通达超脱 豪宕开放--介绍李颀的《别梁锽》

    通达超脱豪宕开放--介绍李颀的《别梁锽》 肖旭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756),是唐朝的全盛期。这个时期在诗歌上,也就是所谓“盛唐时代”.这一时期经济繁荣、人口增加,社会秩序稳...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50) 评论(0)

  • 近年中国大陆文学史学鸟瞰

    近年中国大陆文学史学鸟瞰 蒋寅 “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 如果说文学史是人类心灵活动的语言表达的历史,那么文学史研究就是人们对自己文学史的认识和反思。这种认识和反思随着...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65) 评论(0)

  • 乐著太始,礼居成物——论礼仪制度的起源

    乐著太始,礼居成物——论礼仪制度的起源 刘宗迪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礼”字的字源学考察和对原始舞蹈的社会化功能的分析,说明:原始舞蹈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化途径,最早的...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19) 评论(0)

  • 文学的极致境地

    文学的极致境地 李国文 每逢岁末年初,冬去春来,旧时的中国文人总是要写上几首应景的诗,已成惯例。说得好听些,是风雅,说得刻薄些,是毛玻因为只要写了,必定拿出来,名曰献芹,实为邀好,那...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71) 评论(0)

  • 《三国》刘蜀后期人物三论

    《三国》刘蜀后期人物三论 沈伯俊 内容提要本文对蜀汉后期的四个重要人物予以论析,指出:(1)刘禅虽然平庸,却安于君位;与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昏君、暴君相比,表现不算太差,堪称“庸主rd...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84) 评论(0)

  • 百年道教科仪研究

    百年道教科仪研究 张泽宏 国内学术界对道教科仪的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80年代。对斋醮科仪进行的研究可说是寥若晨星,仅有北京白云观的《太上出家传度仪》(1924年...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25) 评论(0)

  • 范仲淹词《苏幕遮》——“以秋景写秋心”的绝唱

    范仲淹词《苏幕遮》——“以秋景写秋心”的绝唱 张永芳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82) 评论(0)

  • 秩序与创新--从文化治疗学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学的现代义涵

    秩序与创新--从文化治疗学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学的现代义涵 袁保新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通过「为什么当代哲学中没有出现新道家?」的反省,指出当代道家学术研究,因为方法学工具的差异,以及诠释预设...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2) 评论(0)

  • 诸子百家详解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哪些

    诸子百家的含义: 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97) 评论(0)

  • 《金瓶梅》抄引话本、戏曲考探

    《金瓶梅》抄引话本、戏曲考探 周钧韬 《金瓶梅》不仅抄引了《水浒传》中的大量文字,而且还抄引了话本小说、戏曲中的大量文字。如果说《水浒传》是《金瓶梅》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的话,话本、戏曲...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36) 评论(0)

  • 后羿与嫦娥,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30) 评论(0)

  • 民间故事类型与《西游记》的情节模式

    民间故事类型与《西游记》的情节模式 王海洋 内容提要《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深受民间故事艺术的影响。它的很多情节片断与中国民间故事不少类型都十分相似、相近,如孙猴出世与创世类故事,二郎神斗...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01) 评论(0)

  • 桃花潭水汪伦情

    桃花潭水汪伦情 李国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这首《赠汪伦》诗,因为编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在中国大地上,几乎无人不知。但是,要问一下,诗中的这位主人公,他的...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44) 评论(0)

  • 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

    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兼论当代中国宗教的若干理论问题 王雷泉 统计数字表明,传播媒体时时使用的“宗教热”一词,是在文革中处于冰点以下的宗教,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升向...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14) 评论(0)

  • 张孝祥词鉴赏:踏莎行(万里扁舟)

    张孝祥词鉴赏:踏莎行(万里扁舟) 张双柱 踏莎行张孝祥 万里扁舟,五年三至,故人相见尤堪喜。山阴乘兴不须回,毗耶问疾谁为对。不药身轻,高谈心会,匆匆我又成归计。他时江海肯相寻...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54) 评论(0)

  • 王立: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流水意象

    内容提要本文从流水意象与中国古人的情感世界、流水文化的地理学根据及神话遗存、流水意象的多重哲学美学蕴涵、流水意象与华夏民族精神及文人性格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意象--流水意象,进行了历时...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55) 评论(0)

  • 第三只眼看台湾佛教

    第三只眼看台湾佛教 王雷泉 台湾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会表示疑义。台湾佛教经验是否适用于大陆?此话说不好,也实在太敏感。1998年10月下旬到11日上旬,笔者应台湾中华禅净协会会长...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21) 评论(0)

  • 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想史

    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想史 刘志琴 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关系是近年来思想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中的新课题,认识这一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更要从实证研究上开拓新的...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45) 评论(0)

  • 中国民间故事:女侠智斩独角龙

    在定海城东有个上张家村,村后有一座百米高的狮子山,山南有个天然古洞,当地群众统称其“独角龙洞”。传说,从前在这洞裹住着一条独角龙,十分凶恶残暴,还经常变成美男子,半夜三更闯进民宅作怪。...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51) 评论(0)

  • 再看《西游记》:吴承恩眼中的现实社会

    再看《西游记》:吴承恩眼中的现实社会 蔡铁鹰 一 八十年代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国际比较文学讨论会上,一位西方汉学家说:十六世纪的人类智慧之光,几乎同时照亮了东西方。他说这句话的时候,...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75) 评论(0)

  • 《续西游记》主题探奥——王增斌

    《续西游记》主题探奥 王增斌 内容提要文章是对明代出现的《续西游记》一书的主题、人物形象及艺术结构进行全面研究。作者认为《续》书在题旨上是对前《西游记》的反拨,抛却所谓前《西游记》ld...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70) 评论(0)

  • 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王雷泉 一、一种新的“判教”方式 二十世纪初以降,在东西文化冲撞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把佛教从原来的儒道佛三教格局扩大到佛耶回三教格局...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92) 评论(0)

 25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