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吴孟举遇仙的传说
吴孟举遇仙的传说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读书人吴孟举,是浙江石门县洲泉人。他家底富厚,良田千亩,又官为内阁中书,可以说既有荣华,又有富贵,唯独缺少一样,就是长生不老的仙术。
吴孟举听说苏州民间以四月初八为“神仙节”,传说每年这一天,天上神仙都要下凡一游,察看人间世故。人们都想亲眼看一看神通广大的仙人,所以四月初八这天,整个苏州总是热闹非凡。可是从来也没有人真的在这一天见到过神
仙,只有用当地一句俗语:“见仙不识仙,富贵三千年”来取个吉利罢了。但吴孟举并不因此而灰心,他要到苏州碰碰额角头的运气。
这年四月初八,吴孟举早到了苏州,既不打红伞,也不坐蓝轿,只带了四个亲兵,兴冲冲地上街凑热闹。这天满街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摊,还有打拳头卖膏药,敲搭板唱“莲花落”等卖艺人。轧闹猛的人川流不息,真是个热闹的神仙节。吴孟举没心思欣赏这些热闹景致,而是留心观察来往行人的神态举止,想从中辨认非凡之人。
吴孟举串街过巷,不觉来到八里桥堍,正想举步上桥,只见桥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叫化子,手握一根破竹拐杖,摇摇晃晃走下桥来。叫化子嘴里衔着一枚铜钿,随着自已的呼吸,发出“嘘、嘘”的声音。吴孟举被这叫化子的模样和举动所吸引。他眼睛盯牢看,脑筋骨碌碌转,忽然心头一亮,急忙上前,朝叫化子深深地作了一揖。叫化子连忙还礼,面带惊奇地说: “怪哉!怪哉!谁人不知你是堂堂内阁中书老爷,怎么向我这穷叫化作揖呢?”吴孟举面带喜色地问:“请问,你可是吕仙?”叫化子说:“此话从何而来?”吴孟举手指叫化子嘴里的铜钿说:“口衔铜钿,两口相叠,叠口吕也!”叫化子说:“原来如此,念今日一面之交,送几句诗给你。”说着就用破竹竿拐杖在桥栏杆上写下了:
我在苏州几十年,无人知我是神仙,
唯有洲泉吴孟举,知我是仙非我缘,
神州仙界爱清贫,切莫贪图官和钱。
叫化子写毕,吴孟举看完,字也消失了,人也不见了。此时,吴孟举确信真的遇见了仙人吕洞宾。他回到府上,细细品味吕仙赠诗。心想:“知我是仙非我缘”意思就是:“虽然知道我是神仙,但没有成仙的缘份。”为啥没有缘份呢?因为自己多富贵少清贫。
不久,吴孟举便听从吕仙劝戒,辞去内阁官职,回到洲泉祖居,将田地财物分赠乡亲,自己简居书斋,著书立说,过着清贫的晚年生活,死后葬在洲泉西面的马坟头。据说后来有人盗了吴孟举的墓,但墓里没有半点陪葬的贵重物品。可见吴孟举晚年确是弃富贵从清贫了。
朱瑞民 收集整理
-
骏马驰去,瑞羊登常羊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02位,虽非中国大姓,却很不简单,历代俊杰辈出。仅在“二十四史”中,就有40名羊姓之人的传记,书中提及的羊姓人物更多达130余人。农历羊年到来之际,笔
-
记得最初接触《墨子》是在读中学时,课文中节选有《非攻》一段,算起来已有三十多年,原以为关于《墨子》的基本问题已经解决,近来读《墨子》才知道,关于墨子的中心思想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搞清楚。韩非子在《韩非子。
-
清江引·惜别 贯云石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 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 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贯云石:1286-1324,原名小云石海涯,号酸齐,又号芦花道人,维吾
-
春思二首 其一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其二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
玉楼春 晏几道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①。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②,看尽落花能几醉。 [注释] ①艳
-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白朴 黄芦①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②滩头。虽无刎颈交③,却有忘机友④,点⑤秋江白鹭沙鸥。傲杀⑥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⑦。 【注释】 选自隋树森编《全
-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童斗草来。 作品赏析【注释】:春日之五1、题原作“春游”,据《宋诗钞·石湖集》改。2、社:即“社日”,为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春秋二社,祭神时
-
早朝大明宫 贾至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注释:
-
语义说明:形容人冷酷无情。 使用类别:用在「冷酷无情」的表述上。 木人石心造句: 01、大家都说他是木人石心,对人总是冷冰冰的。 02、他又不是木人石心,看到了这种悲惨场面怎麽
-
绿橘梢头几点春,似留香蕊送行人。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歌渐咽,酒初醺,尽将红泪湿湘裙。赣江西畔从今日,明月清风忆使君。 作品赏析【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