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浅谈之中国古籍分类方法的历史演进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90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5-28
-
相传李贤在流放巴州时,有感于母子亲情在权力斗争之下已荡然无存,乃作《黄台瓜辞》,以藤蔓比喻母亲武后,因四个瓜先后被摘而感伤四兄弟性命朝不保夕,希望武后看后醒悟。因同写亲情在权力欲望下的脆弱,此诗与
-
人生安分即逍遥,莫向明时叹不遭。赫赫几时还寂寂,闲闲到底胜劳劳。一心似水惟平好,万事如棋不着高。王谢功名有遗恨,争如刘阮醉陶陶。
-
旧诗一读一番新,读罢昏然一欠伸。无数盆花争诉渴,老夫却要作闲人。
-
2015年11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两盒金饼等等。 作者:李祖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2015年11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
-
有没有一句诗,你读起来,如听仙乐,像神仙一般的感觉。下面这38句唯美的诗词,有你喜欢的吗?你还知道哪些神仙般的诗词呢?
-
●满庭芳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佘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
颠毛渐脱风情少,匣剑空存夹气销。人远地偏无酒肉,春深花鸟谩相撩。
-
1、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管鲍之交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ldq
-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囱蒨。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眄。余幼好此奇服兮,
-
笑多情明月,又随我,上扬州。爱十里珠帘,千钟美酒,百尺危楼。风流。聒天笳鼓,记茱萸、漫下菊花酒。淮水东来渺渺,夕阳西去悠悠。巡游。当日锦帆收。翠柳缆龙舟。但老树寒蝉,荒祠野鼠,古渡闲鸥。娇羞。美人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