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还活着吗?
杜诗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意义,无需赘言,也无需在功利实用的层面上去讨论,它们曾是读书人的基本修养,是人格养成的基础,增益学问的路径。今天,读书人不知比过去多了多少倍,却不免让人心存疑问——古典文学,还活着吗?
古典文学并不冷清。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象牙塔里,有许多文献整理工作,有各种名目的文学史,有数不清的论文……它们联系着项目、资金、职称等一系列学术体制。在民间,有许多旧体诗词爱好者,有安意如式的 “浪漫古典”写作,有对古代生活方式由衷的追慕……但是,这就是继承传统吗?
中国古典文学,不仅是书斋里的校勘注释皓首穷经,也不仅是吟诗作对的优雅情怀,文学,说到底要面向心灵。能够砥砺人心的文学,才是活的文学。能够安身立命的传统,才是活的传统。
本期青阅读,我们借《杜甫全集校注》的问世,来谈一谈古典文学和我们的时代。“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那是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名字,他们的寂寞是灿灿星河的寂寞,悄然横亘于我们时代的夜空。如果能在过于喧嚣的灯火之间捕捉到他们的光束,想必自己的心也会被照亮吧。(北京青年报)
-
笋改斋前路,蔬眠雨後畦。晴江明处动,远橱看来齐。我语真雕朽,君诗妙斫泥。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
玉楼春 晏几道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①。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②,看尽落花能几醉。 [注释] ①艳
-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
-
可能大多数人知道薛仁贵都是通过《薛仁贵征东》等小说来了解的,从前听着单老那啊呀呀酣畅淋漓的评书,薛仁贵被描写成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后来在描写他儿子薛丁山,儿媳妇樊梨花的时候,又把他弱化了,用来衬托
-
《少年游》 年代:宋作者:柳永 铃斋无讼宴游频。罗绮簇簪绅。 施朱傅粉,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 舞裀歌扇花光里,翻回雪、驻行云。 绮席阑珊,凤灯明灭,谁是意中人。
-
醉太平·登卧龙山 张可久 黄庭小楷。白苎新裁。 一篇闲赋写秋怀。上越王古台。 半天虹雨残云载。几家渔网斜阳晒。 孤村酒市野花开。长吟去来。 张可久:1280-1
-
曹植七步成诗,成为人们最熟悉的速成诗,其实历史上还有更绝的“五步诗”和“三步诗”。如此速度、如此文采,不得不令人称绝。 一、曹植七步成诗讽骨肉相残 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
-
水仙子·吴山秋夜 张可久 山头老树起秋声。沙嘴残潮荡月明。 倚阑不尽登临兴。 骨毛寒环佩轻。桂飘香两袖风生。 携手乘鸾去。吹箫作凤鸣。回首江城。 张可久: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缅怀昔日的缠绵爱情,悲叹幸福不长久,要和杨贵妃作生死之别,以后的日子一定长恨绵绵,非常痛苦。
-
水龙吟 【宋】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