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味浓的七月节日
农历七月的第一个七天,便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俗呼“七月七”。因其常常下雨,老潍县人还叫它“雨节”。众所周知,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久别来相会,总是离人泪,说到动情处,能不“泪飞顿作倾盆雨”吗?而今,国人又将其公认为“中国情人节”,似乎变成了未婚男女谈情说爱的日子,或者是已婚者的结婚纪念日。其实,“七夕节”本来是少女们的节日,传统习俗是:每到这天夜晚,少女们便于庭院之中摆上糕点瓜果,仰望天河,对天穿针,虔诚地祈祷,乞求织女赐予灵巧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要不,怎么会又叫“乞巧节”呢?民间有“乞巧歌”云: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下天堂;不图针,不图线,俺就学你那巧手段。昔日,每到七夕节,老潍县最热闹的举动是:各个戏园子都事先打出海报,纷纷上演各个剧种的《天河配》,民众倾城,集体重温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七夕节,爱情的节,浪漫的节,它已带着浓郁的民俗趣味率先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过后八天,就是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中元节与“清明”,“除夕”,“重阳”一起被公认为祭祖的四大传统节日。听老人们说,昔日的中元节比清明节和重阳节还热闹呢!解放后,中元节曾长期被视为封建迷信,被边缘化。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洗冤重震,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过罢中元节,再七天,就到了七月二十二,这便是“财神节”了。相传这一天是财神爷的生日,民间为了给财神爷过生日,故立此为节。财神爷者谁?财神爷是专司招财进宝,迎祥纳福之神,有文武财神之分。各地供奉的大都是“左手捧元宝,右手持钢鞭”的武财神,而老潍县人多喜欢供奉“官帽红袍,温文尔雅”的文财神。尤其是潍县城里的那些大门头,无不“神像垂中央,对联挂两旁”。神像前的几案上,常年香火缭绕,祭品不断。据说财神节这天,大小店铺都提前打烊,设宴犒劳伙计们。酒足饭饱后,还有红包相送,真恣了伙计们!这一习俗,至今仍在沿袭着……记得有位历史学家这样说过:“财神爷乃家喻户晓之神,每年正月初五和七月二十二,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祭祀财神爷!”谁不想发财致富,兴家立业?谁不想招财进宝,治国安邦呢?
总之,七月有仨节,旨趣各不同:七夕节,旨趣在爱情;中元节,旨趣在孝道;财神节,旨趣在财富。爱情,孝道和财富,不正是中华民族及其儿女亘古不变的尊崇和追求吗?(王怀玉)
-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 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 愁无比, 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 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城沽
-
《代答闺梦还》 年代:唐作者: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着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
-
满江红 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
-
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 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 不堪回首, 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 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 海棠亭畔
-
玉楼春 【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 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 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
-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 此生若
-
国学不是要不要的问题: 袁行霈代表一向认为,国学不能救中国,也不能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然而,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中国的国情,国情既包括中国的现状,也包括中国的历史,以及中
-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
-
崇仁送行役,回首十周星。因今常武丞去,衣绣记曾经。西北桃源山峻,东北洞庭春尽,浩浩际沧溟。鄂渚玉薪米,连月雨冥冥。天气佳,殊未暮,莫扬*。便令绾印迟上,谁夺老槐听。一语嗟卑乌用,览镜还宜自重,如此鬓毛
-
庆东原·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 兴为催租败,欢因送酒来。 酒酣时诗兴依然在。 黄花又开,朱颜未衰,正好忘怀。 管甚有监州,不可无螃蟹。 薛昂夫:本名薛超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