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成语大全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30 22:44:07阅读:74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语发音: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成语解释: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语繁体: 司馬炤之心,路人皆知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司马之心,路人皆见  查看更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近义词>>

TAG标签:

  • 上一篇: 社鼠城狐
  • 下一篇:马革盛尸
  • 猜你喜欢
    • 千寻濯濯的解释?千寻濯濯是什么意思?描写山的词语

      千寻濯濯是关于描写山的词语.千寻濯濯千寻濯濯的拼音:qian xun zhuo zhuo

    •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意思翻译、赏析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出自宋代姚云文的《紫萸香慢·近重阳》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

    • 埃及著名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

      埃及著名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纳吉布·马哈福兹,埃及著名作家。20世纪20、30年代的埃及正处于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风暴之中,在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下,马哈福兹从一开始创作便以明确的历史责任感承担起了一个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出自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千载琵琶作胡语,

    • 《访徐福墓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访徐福墓记 黎庶昌① 纪伊,日本南海也。斗入海中,号为多佳山水处;与大和国中隔大山;纪伊在其南,大和在其北。大和者,神武天皇始都之橿原也。由大和出纪伊,多险绝难行,非五七日不至

    •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陈子昂别传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出处】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意思】一直怨恨春天归去无处寻 觅,殊不知竟转到这山里来了。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某处竟有 意想不到的春景。[例]那数

    •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九翻译

      原文起屠维大荒落,尽阏逢阉茂,凡六年。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九年)春,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韨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初,莽娶故丞相王孙宜春侯咸女为妻,立以为皇后;生四男,宇、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译文]青山能遮住人们的望眼,但毕竟遮不住江水,它势不可挡地向东流去--抗金恢复志不移。 [出典]南宋辛弃疾《菩萨蛮》 注: 1、《菩萨蛮》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 砺戈秣马

      砺戈秣马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砺戈秣马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砺戈秣马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相关栏目:
  •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词语大全
  • 对联大全
  • 谚语大全
  • 歇后语
  • 脑筋急转弯
  • 周公解梦大全
  • 古代诗人目录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