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粟
不食周粟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食周粟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食周粟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不食周粟 成语发音: bù shí zhōu sù 成语解释: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有骨气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反义词: 卑躬屈膝  查看更多不食周粟的反义词>> 成语例句: 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鲁迅《故事新编 采薇》)-
出自唐代李隆基的《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
语义说明:比喻心意不定、反覆无常。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意志不坚」的表述上。 朝三暮四造句:01他老是朝三暮四地换工作,怎会有成就? 02做生意得讲信用,不可朝三暮四,出尔反尔。 03他向来厌恶反覆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处】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注】佳节,这里指农历九月九日重 阳节。登高,旧时重阳节有登高 (登山)习俗。茱萸,一
-
出自唐代韦渠牟的《步虚词十九首》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羽驾正翩翩,云鸿最自然。霞冠将月晓,珠珮与星连。镂玉留新诀,雕金得旧编
-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参考翻译译文柳树的青色却是让人伤心的颜色,多少个离别的人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分别
-
相辉瑜珥瑶钗凤。宝翼蜻蜓动。新妆又得水苍梳。人道秋风何物不琼踞。人无玉质容何害。玉德斯堪爱。尚惭犹未十分全。听取明年环佩戛?
-
口技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小苍兰,其花、叶形似兰又有兰香,原花多白色,故名,别名小葛兰、香雪兰、洋晚香玉。小苍兰是鸢尾科香雪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球茎圆锥形,外被棕褐色薄膜。茎纤细,高约40厘米,有分枝,柔软,绿色。基生叶,
-
隙驷不留的解释?隙驷不留的典故与出处 《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
绮筵间盏到休推,宝鸭内香残再拈,玉壶中酒尽重添 出自元代佚名的《【南吕】一枝花 四景 春》 衮香绵柳絮飞,飘白雪梨花淡。怨东风墙杏色,醉晓日海堂酣。景物偏堪, 车马人游览,赏清明三月三。绿苔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