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一首别子固
作者: 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曾巩),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尝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翻译
江南有一位贤人,字子固,他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并和他交朋友。淮南有一位贤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这两位贤人,不曾互相往来,不曾互相交谈,也没有互相赠送过礼品。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都是相同的吗?我注意考察他们的言行,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竟是多么少呀!应该说,这是他们学习圣人的结果。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也必定是学习圣人的人。圣人的言行难道会有两样的吗?他们的相似就是必然的了。
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怀疑我的话。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话。于是我知道被人们认为是贤人的人,他们的言行既相似,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
子固写了一篇《怀友》赠给我,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帮助,以便达到中庸的标准才肯罢休。正之也经常这样说过。驾着车子稳步前进,辗过中庸的门庭而进入内室,除了这两位贤人还能有谁呢?我过去不敢肯定自己有可能达到中庸的境地,但也愿意跟在他们左右奔走。在他们的帮助下前进,大概能够达到目的。
唉!做官的各有自己的职守,由于个人私事的牵挂,我们之间不能经常相聚,作《同学一首别子固》,用来互相告诫,并且互相慰勉。
-
南柯一梦: 南柯一梦出自《南柯太守传》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常用作浮生无常之典故。五代·刘兼《偶有下殇因而自遣》诗:“南柯太守知人意,休问陶陶塞上翁。”清middot
-
我老卧丘园,百事习慵惰,惟有汗漫游,未语意先可。或挂风半帆,或贮云一舸,趁潮乱鸣橹,过碛细扶柁,近辄凌烟海,自笑一何果。邂逅得奇观,造物岂付我?古湫石蜿蜒,孤岛松磊砢。湘竹閟娥祠,淮怪深禹锁,鬼神骇犀
-
青锁几窥容。带结心同。临鸾谁与画眉峰。自恨寻芳来较晚,孤负春红。无物此情浓。无计相从。殷勤心事若为通。留得青衫前日泪,弹满西
-
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 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 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十月小逢春,
-
晋代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
-
一、 语义说明:形容女子迟步缓来的样子。 使用类别:用在「缓缓而来」的表述上。 姍姍来迟造句:01在众人翘首企盼中,女主角终于姍姍来迟,巧笑倩兮地向大家挥手致意。 02乐声轻扬,布幕缓缓升起,只看到一
-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戢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品赏析【注释】①燎:燃。沉香:水沉木制成
-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难上难②。 ①征衣:旅游在外者的衣服。 ②妾:旧时妇女的谦称。
-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出处唐bull;杜甫《赠卫八处士》原文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
周武王“孟津之誓” 周文王称王九年之后病亡,继位的是太子姬发,也就是周武王,武王掌权之后,以姜太公为“师”,负责军事;以弟弟周公旦为主政,负责政务;以召公和毕公为左右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