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5-17 22:13:03阅读:208
    伶官传序

    作者: 欧阳修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 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留的仇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啊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2.泣下沾襟 泣:泪水

    使动用法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

    2.凯旋而纳之 纳:使收藏

    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所以:(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还矢于王,而告以成功 成功:(古义)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

    (今义)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重点实词

    1.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 原:推究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系:缚;组:泛指绳索

    3.抑本其成败之际 抑:或者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所有的

    重点虚词

    1.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代词,他,代庄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副词,加强语气,不译

    2.以:与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 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用“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以锦囊盛)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4.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固定句式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课文研讨

    内容和结构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自然先写得天下的情况。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造成文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这个故事在当时社会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做了记载。这个故事生动而又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入文中。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论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论证方法

    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2.对比论证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特色

    1.语言委婉,气势充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后来做史论的人往往学这种抑扬顿挫的笔法。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词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解题指导

    一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和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2.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二

    与 1.给。

    2.读yú,通”欤“.

    3.为,给,替。

    4.和。

    5.亲附,亲近。

    归 1.归附,归依。

    2.返回。

    3.归还。

    4.归聚,汇聚。

    易 1.容易。

    2.轻易。

    3.替代。

    告 1.祭告,祷告。

    2.告诉,告知。

    3.上报,报告。

    4.祭告,祷告。

    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

    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4、微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5、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旨鲜明,阐述的道理比较简单,布局谋篇也不复杂,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教师的简要提示读懂课文。

    这篇课文与《六国论》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之作,又是同时代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课文的语言特色,在朗读中体会课文充沛的语势和酣畅的文气。

TAG标签: 伶官传序 欧阳修

猜你喜欢
  • 殿前欢·客中·张可久

    殿前欢·客中 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 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 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张可久:1280-1348?

  • 金圣叹先生传(清)廖燕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1]。为人倜傥高奇[2],俯视一切[3]。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4],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

  •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文天祥《题陈正献公六梅亭》全诗赏析

    相府亭前梅六株,四围香影护琴书。月华犹带玉堂色,风味曾分金鼎馀。五柳门前空寂寞,三槐堂上竟萧疏。惟渠不变凌霜操,千古风标只自如。

  • 《念奴娇·春情》李清照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念奴娇·春情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①,扶头酒醒②,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

  • 辛弃疾《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全诗赏析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作品赏析【注释】:烟迷露麦:一作烟芜露芰①此闲居带湖之作。博山:见前《清平乐》(“绕床饥鼠

  • 李廙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李廙 原文 李为尚书左丞,有清德。其妹,刘晏妻也。晏方秉权,尝诣宅,延至室。晏见其门帘甚弊,乃令人潜度广狭,后以粗竹织成,不加缘饰,将以赠廙。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 译文

  • 漫谈咏虎古诗

    漫谈咏虎古诗 王美春 虎,乃百兽之王,名列十二生肖之三,也是古诗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之一。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未见咏虎的诗篇,却可见到一些咏虎的诗句。比如:“有力如虎,执辔

  • 高翥《秋日》赏析:庭草衔秋处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秋日 宋高翥 庭草衔秋处短长, 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 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释】 翥(zhugrave;):鸟向上飞。(组词:龙翔凤翥) 蛩

  • 《明史·王文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王文传》原文及翻译 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宣德末,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还奏称旨,赐今名。 英宗即位,迁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