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唐柳先生文集》后序
穆修
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中间称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专雄歌诗,道未极其浑备。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如韩《元和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伟,制述如“经”,能崒②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非二先生之文则谁与?
予少嗜观二家之文,常病《柳》不全见于世,出人间者,残落才百余篇。韩则虽目其全,至所缺坠,亡字失句,独于集家为甚。志欲补得其正而传之,多从好事者访善本,前后累数十;得所长,辄加注窜。遇行四方远道,或他书不暇持,独赍《韩》以自随。幸会人所宝有,就假取正。凡用力于斯,已蹈二纪③外,文始几定。而惟柳之道,疑其未克光明于时,何故伏其文而不大耀也。求索之莫获,则既已矣于怀。不图晚节,遂见其书,联为八九大编。夔州④前序其首,以卷别者凡四十有五,真配《韩》之巨文与!
书字甚朴,不类今迹,盖往昔之藏书也。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⑤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因按其旧,录为别本,与陇西李之才参读累月,详而后止。
呜呼!天厚予者多矣。始而餍我以《韩》,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世之学者,如不志于古则已;苟志于古,求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曰能之,非余所敢知也。
天圣九年秋七月,河南穆修伯长后叙。
选自《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
【注】
①唐柳先生:指唐代柳宗元。
②崒:zú,险峻。
③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
④夔州:指刘禹锡。刘曾为夔州刺史,故称。
⑤劘:mó,磨。
参考译文:
唐代的文章,一开始并未去除掉周、隋等五代的文风。中间值得称道的李白、杜甫,他们的才华开始因文章见长,但专以擅长歌诗著称,表现于文章的道尚未全部完备。到韩愈、柳宗元兴起,这以后才大写可与古人比美的文章,他们的语言(形式)和仁义(内容)相一致,如同花与果的关系,毫不驳杂。如韩愈的《元和圣德》《平淮西》、柳宗元的《雅章》之类的文章,都是语言严谨文义严密,表达如经典一样,能够使唐王朝的功德高立于盛汉之前而无所愧让,除了韩、柳二先生的文章推许谁呢?
我少时就爱看韩柳二家的文章,常为柳文不能完全地出现于世间而感到遗憾,那出现于世间的,残破零落才有一百多篇。韩文虽然看得到全部,但字句脱落,在各家文集中数它最突出。我有志于还它本来面目,然后把它传播开去,于是多次从热心人处寻访善本,前后积累了几十本,找到好的,就加以注释和修改。遇到出远门,或者别的书没有工夫带,就只随身带着《韩》文,如果幸运地遇到他人珍藏的韩集,就向他借来校正自己的韩集。在这方面花费力气,已超过二十四年,文稿才差不多定下来。而只有柳宗元的文章,我怀疑它未能在当时光芒显耀,不然为什么真文隐藏而不能显耀于世?寻求柳集而无所收获,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没想到晚年,竟见到了柳宗元的书,串联起来有八九厚册。刘禹锡在书的前面有序,按卷目共分四十五编,真真地能和韩愈的巨著相配啊!
书上的文字很朴拙,不像现在的,大概是曾为人所珍藏的书。从考证角度看,有的整卷没有遇到错误和脱漏,倘若有一两个废字,也是由于陈旧而磨掉了,对阅读也没有什么妨碍,还能帮助研究考证来求真相。于是核对旧本,记为别本,和陇西李之才参研校读了几个月,详实后才停下来。
哎呀,老天爷太厚待我了。一开始拿韩文满足我,接着用柳文满足我,说老天爷不厚待我,难道不是诬蔑吗?世上求学的人,如果不立志于学古文就算了;如果有志于学古文,希望进入文坛,倘若不经由学习韩、柳的途径,即使说能够达到目的,但也不是我所敢苟同的。
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病《柳》不全见于世 病:遗憾
B.独赍《韩》以自随 赍:购买
C.疑其未克光明于时 克:能够
D.求践立言之域 践:踏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韩则虽目其全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能崒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 乃设九宾礼于廷
D.因按其旧 相如因持壁却立
7.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初唐文章,还留有周、隋等前代浮靡的文学风气;李白、杜甫出现,虽才惊世人,但后来专一于诗歌;直到韩愈、柳宗元,才使唐代文章比肩于汉代文章。
B.作者喜欢韩愈的作品,发现现有的韩愈文集虽然作品齐全,可是字句缺失的现象特别严重,于是有志补齐,经过二十多年辛苦,终于完成。
C.作者认为世上学业有成的读书人,只有认真学习韩、柳的文章,才能成为能够知晓古代历史的人,才能做到“立言”。
D.本文阐明了柳文在当时的重大成就,记叙了求得柳集的经过、翻刻校勘的严格,阐述了刊行它的重要意义,可见作者一生提倡古文的苦心。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B.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C.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D.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幸会人所宝有,就假取正。(3分)
(2)求索之莫获,则既已矣于怀。(3分)
(3)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4分)
参考答案
5.B ( 赍:携带)
6.B 表让步;表转折(A.表转折C.在D于是)
7.C 学者,求学的人。“才能成为能够知晓古代历史的人”不符原意。
8.B
9.(1)如果幸运地遇到他人珍藏的韩集,就向他借来校正自己的韩集。(重点词“会”“宝有”“假”;整体要求流畅。)
(2)寻求柳集而无所收获,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重点词“求索”“已”;句式)
(3)接着用柳文满足我,说老天爷不厚待我,难道不是诬蔑吗?(重点词“饫”“厚”“诬”;句式)
-
【近世人物志】 明清两代,乡试、会试,实行分房阅卷,每一房分配一位考官,名曰同考官,他们的工作,有如比赛的初选,披沙拣金,把本房的优秀试卷挑出来,加以批语,推荐给主考官,由其复眩如果考生最终金榜题
-
睢景臣:睢景臣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他的出生年月也不清楚,根据一些材料推定他大约是生活在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据钟嗣成《录鬼簿》说:景臣大元大德七年从扬州来到杭州才和他相识,知道他很爱读书,
-
凉州词三首(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凉州词三首 (其一)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
-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并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是否会回忆过去?曾经所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曾经所经历的种种,都成了生命中或深或浅或甜或苦的回忆,如同梦幻空
-
澹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
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宋方壶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 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 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女亘]娥。 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
-
虞美人① 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注释] ①虞
-
舂陵行并序 元结 癸卯岁,漫叟授道州刺史。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已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於戏!若悉应其命,则州县破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的下一句|歇后语|故事|意思
词目:千里送鹅毛 近义词:千里寄鹅毛、千里鹅毛 语法:主谓式;作分句、定语;常与“礼轻人意重”连用。 释义 据《路史》记载,云南俗传,古代土官缅氏派遣缅伯高送天鹅
-
三尺枯桐,古来长恨知音少。玉箫吹断凤楼云,此恨何时了。落日飞鸿声消。□长江、离魂浩渺。□□□□,□□□□,□□谁表。风雨红稀,梦回别院莺啼晓。一生孤负看花心,惆怅人空老。待访还丹瑞草。驾飚轮、蓬莱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