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原文及翻译
左传·子鱼论战
原文:
《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有一段记宋楚泓之战的文字(今选本皆作《子鱼论战》,摘录如下: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今河南柘城县西)。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耆,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
注释:
勍敌:强敌。
宋公:宋襄公。名兹父。
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城省西。
既:尽。
及:趁着。
济:渡过。
既济:已经渡河。
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股:大腿。
门官:国军的卫士。
重(chong):重复,再次。
禽:通“擒”。
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鼓:击鼓(进军)。
赞:帮助。
胡耇:很老的人。
服:向敌人屈服。
用:施用,这里指作战。
金:金属响器。
声气:振作士气。
鼓:击鼓进军。
儳(cha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译文: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爷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白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么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
上包祭酒 孟郊 岳岳冠盖彦,英英文字雄。 琼音独听时,尘韵固不同。 春云生纸上,秋涛起胸中。 时吟五君咏,再举七子风。 何幸松桂侣,见知勤苦功。 愿将黄鹤
-
【成语】鸡犬不宁 【释义】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军队挠民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鸡飞狗走、鸡狗不宁 【相反词
-
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经苏州寒山寺时,写了这首千古名篇《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文解释】
-
侵晓园丁,报道娇红嫩紫。巧工夫、攒枝*蕊。行歌伫立,洒洗妆新水。卷香风、看街帘起。深深巷曲,有个重门开未。忽惊他、寻春梦美。穿窗透阁,便恁伊唤取,惜花人、在谁根底。
-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作者简介: 陈羽,江东人。工诗,与上人灵一交游,唱答颇多。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
-
《还陕述怀》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关东胜利回师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短排。此诗描写战争场面,抒发时事感慨,充满浩然正气。在艺术表现上,全诗熔议论、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五联十句,一气呵成,构思精缜、语言凝
-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张养浩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 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 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
吊古战场文 作者:李华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
-
秦穆公五年(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公子絷到晋国代自己去求婚。当年晋献公灭虞,俘虏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百里奚是虞国的亡国大夫,很有才能。晋献公本想重用他,但百里奚却宁死不从。这次,有个大臣对
-
程门立雪图(资料图片) 小时候喜欢看“连环画”,许多画面至今仍栩栩如生、活龙活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如有一位书生背著书包,不远千里来寻访老师,当来到老师家门口时,他看到老师正坐着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