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内容】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赏析】: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是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遇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赶忙返至江夏。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为什么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呢?“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原来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湘中。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因而早就发出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感叹,而今到了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竟至无路可走,数十年愤懑,便一齐涌上心头。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挡住湘水不能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好象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破坏了他的远大前程。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他要铲去君山,表面上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他多么希望铲除世间的不平,让自己和一切怀才抱艺之士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啊!然而,这毕竟是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是尽情地喝酒吧!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好象洞庭湖水都变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红叶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吗?于是又发出了浪漫主义的奇想:“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究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李白在江夏时期写过一首《江夏赠韦南陵冰》,内容也是醉后抒愤懑之作。中有句云:“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此诗的“刬却君山好”,用意与彼正同。假若我们一定要追问“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和“刬却君山”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即使起李白于地下,恐怕他自己也说不出究竟,可能只会这样回答:“我自抒我心中不平之气耳!”
-
一、 语义说明:形容姿态纤弱娇媚,惹人怜爱。 使用说明:用在「娇柔嫵媚」的表述上。 楚楚可怜造句:01她生得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人见人爱。 02她的举手投足,常给人楚楚可怜的感觉。 03《红楼梦》中的
-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名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 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 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 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 千里暗黄尘。 鉴赏
-
语义说明:比喻侮辱性或不怀好意的施捨。 使用类别:用在「不敬之施」的表述上。 嗟来之食造句:01这种嗟来之食,难以下咽。 02我这是诚心诚意地邀宴,可不是嗟来之食。 03我人穷志不穷,这种嗟来之食,我
-
【斑驳陆离解释】形容色彩杂乱不一。斑驳:色彩杂乱的样子。陆离:色彩繁杂,参差不齐。也作“陆离斑驳”。 【斑驳陆离造句】 ①这些斑驳陆离的古铜器的出土,将大大有利于我们对春秋时期历史的研究。
-
语义说明:形容心气平和,不急不怒。 使用类别:用在「平静安详」的表述上。 心平气和造句:01你们应该心平气和地互相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02了解事实的真相以后,小华就显得心平气和多了。 03老板总是一
-
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披着领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风细雨。长则是琴一张酒一壶。自饮自斟,自歌自舞。
-
多生绮语磨不荆
-
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丘为 绝顶一茅茨⑴,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⑵,窥室唯案几⑶。 若非巾柴车⑷,应是钓秋水⑸。 差池不相见⑹,黾勉空仰止⑺。 草色新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