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全诗赏析
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危时暂相见,衰白意都迷。
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
诸姑今海畔,两弟亦山东。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
短衣防战地,匹马逐秋风。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
作品赏析
鹤曰:此广德二年秋成都作。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①。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时危暂相见,衰白意都迷②。
(首章,叙惜别之情。上四送弟赴齐,下四自叹寥落。岷岭、徐关,言道里悠长。高枕、杖藜,言形影相吊。《杜臆》:岷岭在南蛮之北,徐关在东海之西,行非计日可到,故泪亦无时不流。又云:时则危,见则暂,身则衰白,恐再晤难期也。结语极悲。)
①南蛮,南诏蛮。徐关,在齐地。《左传》:“鞍之战,齐侯自徐关入。”②《列子》:穆王意迷心荒。
其二
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①。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
(次章,兼叙别后之思。此亦四句分截。风尘二句,承上时危。兄弟二句,承上衰白。一柱观,经过之路。望乡台,遥想齐州。安在二字,写颖意中旁皇奔赴之情,从上句连读。)
①一柱观、望乡台,注见成都诗内。
其三
诸姑今海畔①,两弟亦山东②。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短衣防战地③匹马逐秋风。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④。
(末章,冀其去而复来。颖赴齐(,) 州,故并想诸姑两弟。去傍干戈,冒险可虑。来看道路,后会难期。五六承去,七八承来。碣石在山东,鸿雁比兄弟。)
①公《范阳卢氏墓志》:“审言之女,薛氏所出者,适魏上瑜、裴荣期、卢正均,皆前卒。卢氏所出者,一适京兆王佑,一适会稽贺。”②两弟,谓丰与观。③《国策》:赵武灵王,好戎服,士皆短衣。《前汉·黥布传》:“自战其地。”④《淮南子》:“遇归雁于碣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金瓶梅鉴赏(2)---西门庆帘下遇金莲 周钧韬 潘金莲一心要勾搭武松,不想武松乃是个正人君子,不为所动。潘金莲反被他抢白了一场,好不气恼。说来也凑巧,正在潘金莲欲罢不能之时,遇到了破落户
-
记载中最早好穿男服的女子是夏桀的宠妃末喜。末喜,不同记载或叫“穏嬉”、“末嬉”、“妹喜”、“未喜”。《晋书·五行志》说:“末喜冠男子之冠。”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
-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2.遥:远远的。3.为:因为。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
-
《代答闺梦还》 年代:唐作者: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着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
-
关于描写“作诗、写作”的诗词名句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
-
萤火虫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传说是腐草所化,也有人说是死后的灵魂化成,因此从一诞生就带上了浓浓的悲悯意味。流萤飞舞,美丽之余,总是有一丝孤寂和悲凉。于是被中国的古典文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写
-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诗鉴赏 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此诗只抓住
-
语义说明:隐藏他人的恶行,宣扬他人的善行。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宽厚待人」的表述上。 隐恶扬善造句:01他为人厚道,待人处事总是隐恶扬善,所以人缘很好。 02希望你坦白告诉我事情的经过,不必隐恶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