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全诗赏析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品赏析
注释: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好的日子。
2、寻芳:游览(河边),欣赏春花。
3、泗水滨: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4、一时:一下子。
5、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寻常、随便;识得,感觉到;东风面,春风的
面貌及其精神。
赏析:
诗歌叙述诗人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文:朱丽云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90524№G〕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
唐朝大和三年,诗魔白居易写了一首《春词》。白居易的好友,诗豪刘禹锡随之赋一首婉曲新颖,别出蹊径的和诗,结果被收录到了《唐诗三百首》。
-
·梦见警察站着——是危险的兆头。·梦见自己被逮捕——会成为政府官员所喜欢的人物。·惯犯梦见警察抓人——多次作案,能发大财。·梦见与警察交谈——会被提升。·女人梦见与警察交谈——丈夫的保镖会受
-
分庭抗礼 成语解释: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分庭抗礼指的是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可以抗衡。 成语
-
晏殊是北宋初年最具影响力的词坛大家之一,擅长小令,长于表现富贵生活的闲情雅致,语言清丽柔美,词中多能引出哲理思考。
-
【汉语文字】骇人听闻 【词语解释】使人听了很惊讶。 【字词解释】骇:惊吓,震惊,惊讶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危言耸
-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祝凭君碍断春归路。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品赏析【注释】:人间①四月芳菲②尽?山寺③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④转入此中⑤来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②芳菲:盛开的花,
-
大器晚成,原意是铸造越大个头的铸件(如鼎、钟)所需要冷却凝固时间就越长,冷却时间足够长,铸件方能“成器”。现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解释:大器:比喻大才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处唐bull;杜甫《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没有天空的容纳,就没有鸟儿自由翱翔的身影。没有海洋的奉献就没有鱼儿来往驰骋的英姿;没有大地的给予,就没有大树“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可以说没有老师的无私与辛勤,就没有学生充满希望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