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高兴;调寄《阳关曲》,则又触及别情。记叙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一起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忧愁与慨叹。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着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曲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满是积水空明的感受。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十分淡远。“银汉无声”并不仅仅简略的写实,它好像说银河正本大概有声的,但由于悠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旷的感受便由此传出。此夜明月显得分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处用“玉盘”的比方写出月儿不染纤尘的美感,而“转”字不光赋予它奇特的动感,并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满是心旷神怡之意,而人自由其间。
明月圆,更值兄弟聚会,难怪词人要赞赏“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可贵,当纵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相同,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别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下一年何处看”,当然富含“未必下一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一起,“何处看”不仅就对方提问,也是对自个提问,实寓行迹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下一年”刁难,字面整齐,假借奇妙。“明月”之“明”与“下一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夸姣写到“人月圆”的兴奋,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会集,境地高远,言语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切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
【嗷嗷待哺解释】多用于形容由于天灾人祸,人民受饥饿的悲惨情景。也指处境十分困难,急需援助。嗷嗷:象声词,啼饥叫饿的声音。待哺:等待喂养。 【嗷嗷待哺造句】 ①这一年由于遭受特大洪灾,家乡处处可见嗷嗷待
-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
-
有人焉,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以事其君,可谓之臣乎?曰:否!杀其身以事其君,可谓之臣乎?曰:否。夫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资于事父也;杀其身者,无私之极则也。而犹不足以当之,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日:缘夫天下
-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
-
杜宇为谋拙。只当时、西州已报,鳖灵功烈。何事为心轻传禅,坐取名*身灭。化怨鸟、春山啼血。试听不如归去语,怕君远、未晓吾能说。冤愤在,失金阙。胡为不叩天*裂。枉人闲、丁宁控诉,欲求谁雪。蜀道思归诚何有,
-
《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是宋代词人李师中的作品。此词写离别,上片写离别之情,下片言离别之情。全词写景凄婉疏丽,言情真切深沉,在选词炼字上尤为出色,首句“子规啼破城楼月”中的ldquo
-
钓雪亭空人老矣。短笛春风,来往鱼童喜。白石叽头青镜里。一篙香暖桐花水。波面白虹收不起。两两沙鸥,逐逐残凉尾。都羡酒边鲈脍美。
-
十首唯美的唐诗五言绝句 《庭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天涯》 唐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送别》
-
口技·〔清〕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1)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2)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
-
仕不惟非其时不得轻出,即其时亦不得轻出[1]。君臣僚友,那得皆其人也[2]。仕本凭一“志”字[3]。志不得行,身随以苟,苟岂可暂处哉[4]?不得已而用气,到用气之时,于国事未必有济,而身死矣。死但云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