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标签: 写琴 音乐 写人 赞美《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译文
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她的纤纤玉指,划过十三根筝弦,细腻地传达出内心浓稠的怨恨。
面对宴间宾客,她清澈的目光缓缓流动,筝柱斜列着,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当曲调弹响到最哀伤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两道黛眉,就这样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注释
弄:演奏乐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传舜帝南巡苍梧,二妃追至南方,闻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为题材写成乐曲。
十三弦:汉史游《急就篇》之三颜师古注:“筝,亦小瑟类也,本十二弦,今则十三。”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慢:形容眼神凝注。
玉柱斜飞雁:古筝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称雁柱。
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故称眉为眉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赏析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歌女弹筝的词,或有所寄托,或纯写眼中所见之人,耳中所闻之曲,不必深究。
此词为描写奏琴艺术的佳作之一。写筝词从筝曲所表现的内容写到弹筝者的情态,描写形象、细致、逼真。作者通过写琴而写奏琴人,特别突出感情的传达,全词表面赞美音乐,实为表达对抚琴人的赞叹与理解,与白居易《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开篇先点出乐曲的格调,首先,用的是筝,而筝声向来苍凉柔婉,适合表现哀怨、哀愁的情绪,而歌女所弹奏的也正是类似湘江故事的哀伤曲调。乐曲本是要靠耳听,而无法目见的,但词人却突然从听觉转向视觉,说“声声写尽湘波绿”。这种修辞手法叫作“通感”,也称“移觉”,即将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诸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触沟通起来。因为文字最方便描写的是视觉,而对于听觉则相对难以描摹,所以用视觉来比拟听觉——澄碧的湘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确实易使人产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来比喻筝曲。
上阕后两句点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义,并点出弹筝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筝弹奏“幽恨”之曲。
下阕开篇也是视觉,重点从筝曲转换到弹筝之人,在宴会席间,沉静地弹筝,“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缓缓流转,表明弹筝的女子完全把整个身心都融合到所弹奏的筝曲中去了。而赏其弹奏者眼中所见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筝柱,也将筝和人合为一体,仿佛这乐声不是从筝上弹出,而是从弹筝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筝声弹奏到最凄婉断肠的那一刻,女子缓缓垂下双眉,表情与乐声浑然一体,吐尽了胸中的哀伤和怨恨。
全词语辞清美婉丽,情感真挚凄哀,风格含蓄深沉,令人可观可叹。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创作背景
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此词借写一个歌妓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实则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愁绪。这首词一说作者是张先。
-
黯然伤神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黯然伤神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黯然伤神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成语发音: 「è bú qù sh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不因为厌恶某人而否定他的优点。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
-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出自宋代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
-
清-曾国藩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老柏有情还忆我,天桃无语自开花。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院碧纱。最是故园难忘处,待等亭畔路三叉。形式: 七言律诗押[麻]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
-
中国诗歌的体裁分类 关于中国诗歌的体裁分类,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现大要分述如下。诗体 指诗歌的体裁。按内容分,有叙事
-
出自元代邓玉宾的《【正宫】端正好_俺便似画图》 俺便似画图中,帏屏上,云游遍林影湖光。闲中气味三千丈,抵多少归去来 的陶元亮。【滚绣球】想这皇帝王,至秦始皇,霸图相尚。前后两汉兴亡,魏许昌,晋 建康,
-
唐-玄奘忽闻八字超诗境,不借丹躯舍此山。偈句篇留方石上,乐音时奏半空间。形式: 七言绝句押[删]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5)首玄奘(唐)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成语发音: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逆理
-
出自唐代许棠的《过分水岭》 陇山高共鸟行齐,瞰险盘空甚蹑梯。云势崩腾时向背,水声呜咽若东西。风兼雨气吹人面,石带冰棱碍马蹄。此去秦川无别路,隔崖穷谷却难迷。
-
如胶投漆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如胶投漆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如胶投漆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