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19 05:00:40阅读:828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晋朝 陶渊明

分类标签: 初中古诗  古诗三百首  闲适 生活 哲理 理想 退隐 最美

  《饮酒·其五》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其五》注释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相与还:结伴而归。

  《饮酒·其五》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4]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这样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本诗中“飞鸟相与还”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而知还”两句,其寓意实为同一。

  “采菊东篱下”四句,古人对此评价甚高。张戒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那么,张戒所说的“味”是什么呢?为何说“此味不可及”呢?我们知道,陶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故前人常用“平淡”两字以概其诗风。但陶诗之平淡乃从“组丽”中来,是平而有趣,淡而有味。这种貌似平淡实则醇美的特色,实为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非常人所知,亦非常人所能。张戒所说的“味”,当是陶诗醇美的韵味。此种韵味之所以“不可及”,原因固然众多。我们撇开文学修养、艺术才能等条件,可以说这种韵味只有像陶渊明那种不愿随俗浮沉,不肯汩泥扬波的诗人才能写出,也即只有寄心于远、心境“至闲至静”者才能写出。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饮酒·结庐在人境》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达到了情、景、理的统一。尤其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几句,“清悠淡永,有自然之味”,更具艺术魅力。

  《饮酒·其五》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左右报复去,道相如、廉颇来了也

    出自元代高文秀的《杂剧·保成公径赴渑池会》 楔子(冲末扮秦昭公领卒子上,云)先祖颛顼苗裔孙,赐姓赢氏国为秦。只因善御扶周主,恶来有力事于殷。某乃秦国昭公是也,先祖乃颛顼之后。自犬戎伐周,先祖襄公将兵救

  • 《东阁》翻译_赏析_作者李龙高

    杜老花边惯捻须,却怜花傍驿亭居。德公便使游城府,肯受红尘半点无。

  • 况又将冤抱,经春杜魄随。

    出自唐代李频的《送于生入蜀》 家吴闻入蜀,道路颇乖离。一第何多难,都城可少知。江山非久适,命数未终奇。况又将冤抱,经春杜魄随。

  • 《冬日忆友》翻译_赏析_作者金朋说

    寥落园林度小春,枝头橙橘摘黄金。蟹螯樽俎新礼美,剪烛连宵忆故人。冬天

  •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红豆词》 红豆词 作者:曹雪芹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 皇太后閤春帖子六首(其二)

    宋-苏颂冬至四十六,三阳生此辰。帝令天下寿,钻燧教斯民。形式: 五言绝句押[真]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624)首苏颂(宋)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颂(其四)

    唐-傅翕观达无生智,空中谁往来?永超三界狱,不染四魔胎。游戏莲华上,安居法性台。天上悉瞻仰,冥空赞善哉!有缘逢广化,般若妙门开。形式: 偈颂押[灰]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116

  • 言自春至夏,雨泽全未施。

    出自清代阎尔梅的《沧州道中》 潞河数百里,家家悬柳枝。 言自春至夏,雨泽全未施。 燥土既伤禾,短苗不掩陂。 辘轳干以破,井涸园菜萎。 旧米日增价,卖者尚犹夷。 贫者止垄头,怅望安所之。 还视釜无烟,束

  •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bǎi zú zhī chóng ,duàn ér bú juě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

  • 李白思边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思边全文: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晴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思边全文翻译:  还记得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