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如鸡一作:如黾)
分类标签: 古诗三百首 童谣 选官 制度《桓灵时童谣》译文
被推举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
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
被选拔为寒素、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
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象鸡一样胆小。
《桓灵时童谣》注释
秀才:汉代为举士的科目,要文才出众的人才能当选。
察:选拔。
孝廉:本来是汉代选举宫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合称“孝廉”。
寒素:汉晋时举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清贫。
清白:也是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为官清廉。
高第: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豪门。
《桓灵时童谣》赏析
“举秀才,不知书。”凡举作秀才科的人,本应文才深秀、学富五车,但实际上却连字都不识,于是便产生了名与实强烈的对比,夸张又并不让人觉得虚诞。
“察孝廉,父别居。”孝、廉本来两科,后来合而为一,应是事亲孝顺、处事廉洁之人当选。这里复词偏义,重在讲“孝”。孝之最为基本的,就是奉养双亲。但这位被荐之人,竟是与父亲分居而住,就中国古代家庭观念来看,无疑是不孝之举了。
“寒素清白浊如泥”,寒素与清白,可能是性质相近的两个科目。汉代察举科目,只随皇帝高兴与需要而定,所以并不固定。《晋书·李重传》中讲到举寒素要符合“门寒身索,无世祚之资”的条件,选举制度汉晋相延,变化不应很大。范哗在《后汉书·扬雄传论》中说:“中兴以后,复增淳朴、……清白、敦厚之属。”可见二者都是选举科目。一般科目之名称与它所要求的品质应是相当的。故清白、寒素科出来的,应是出身清贫、为官清正之人,而实际上,劳动人民的评价则是“浊如泥”,可见他们是当不起那四个字的。
“高第良将怯如鸡。”汉代不仅文官由重臣推荐,武将也如此。《汉书·昭帝纪》:“始元五年,诏举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五年七月,诏三公、特进、九卿、校尉,举列将子孙明晓战阵任将帅者。”大概武将之举,均要求“列将子孙”,正因此,此科目才取名“高第”吧。高第与文学对举,在此又与良将并举,可知与上面“寒素清白”一样,是两个相近科目。被荐之人,应“刚毅武猛,有谋谟(《顺帝纪》)”,然而实际上却胆小如鸡,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这首民谣,用一两个典型的细节,通过形象的比喻与夸张,将一个个名不符实的推举现象并列起来,将封建时代选拔人材的虚伪、腐朽与可笑揭示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战斗与讽刺艺术。
《桓灵时童谣》创作背景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命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这一制度正式确定。这本来是选拔人材的办法,但在东汉后期腐朽的政治环境中,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清白正直之士受到排挤陷害,出现公然“卖官”的事。这首童谣,便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
-
说到马良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毕竟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而且是以聪明著称的,话说马良在刘备手下做事的时候也混得风生水起的,但是这么聪明的马良最后却没有看出或者说指出刘备连营八百
-
成语发音: 「qīn mì wú ji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间:缝隙。关系非常融洽、密切、没有一点间隔。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赞
-
每个人都会做梦,在梦中会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梦境是非常玄幻的,人们置身于梦境之中,就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而有的梦境则是非常真实的,人们置身于梦境之中,往往分不清是真是假。其实无论梦境是怎样的,它都
-
成语发音: 「sān yíng sān x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
-
宋-白玉蟾几家娘子守黄昏,多少郎君醉打门。睡了不知明月好,三更三点似金盆。形式: 七言绝句押[元]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1200)首白玉蟾(宋)成就不详经历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
-
出自唐代周贺的《春日重至南徐旧居》 绿水阴空院,春深喜再来。独眠从草长,留酒看花开。过雨还山出,向风孤鸟回。忽思秋夕事,云物却悠哉。
-
出自唐代孙鲂的《主人司空后亭牡丹》 佳卉挺芳辰,夭容乃绝伦。望开从隔岁,愁过即无春。体物真英气,馀花似庶人。蜂攒知眷恋,鸟语亦殷勤。况在豪华地,宁同里巷尘。酷怜应丧德,多赏奈怡神。忌秽栽时土,尝甜折处
-
上云乐 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巉岩仪容,戌削风骨。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不睹谲诡貌,岂
-
成语发音: 「jí xiōng huò f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成语出处: 《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是为吉凶祸福等耳
-
送东阳马生序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
-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不虚美,不隐恶”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