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全诗意思及赏析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出自唐代诗人王维作品《渭川田家》。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五、六两句写农事;七、八句写农夫闲暇;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
作品原文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词句注释
1、渭川:一作“渭水”。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田家:农家。
2、墟落:村庄。斜阳:一作“斜光”。
3、穷巷:深巷。
4、野老:村野老人。牧童:一作“僮仆”。
5、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
6、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7、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8、荷(hè):肩负的意思。至:一作“立”。
9、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10、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白话译文
夕阳的余晖照着村庄,牛羊回到深深的小巷。
老人惦记远出的牧童,拄着拐杖在门口眺望。
开花的麦田野鸡鸣叫,稀疏的桑叶蚕儿休眠。
归来的农夫扛着锄头,相见时招呼絮语依依。
我多么向往隐居生活,不禁吟咏着《式微》诗章。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后期,描绘的是渭水两岸的农村生活。
作品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孙儿的归来。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意即: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的诗句,表明诗人归隐田园的志趣。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苏东坡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诗就可以说是一幅田园画。
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诗经》里的几句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人痴情地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种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诗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顿时间,诗人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诗人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旁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如果以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图,这就失之于肤浅了。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
举鼎绝膑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举鼎绝膑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举鼎绝膑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五代韦鼎的《赠廖凝(时凝居南岳)》 君与白云邻,生涯久忍贫。姓名高雅道,寰海许何人。 岳气秋来早,亭寒果落新。几回吟石畔,孤鹤自相亲。
-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
-
归去来兮辞 作者:陶渊明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
-
出自唐代罗邺的《春夕寄友人时有与歌者南北》 芳径春归花半开,碧山波暖雁初回。满楼月色还依旧,昨夜歌声自不来。愁眼向谁零玉箸,征蹄何处驻红埃。中宵吟罢正惆怅,从此兰堂锁绿苔。
-
语义说明:比喻事先预备以防患未然。 使用类别:用在「事先防备」的表述上。 未雨绸缪造句:01丰年储粮可防灾,这就叫未雨绸缪。 02造林是防止土壤流失最好的未雨绸缪之计。 03别笑我过虑,我这是未雨绸缪
-
成语发音: 「hǎo hàn bú chī yǎn qián ku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
戏为六绝句之五全文: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戏为六绝句之五全文翻译:你们学诗要爱古人但也不能鄙薄像庾信、四杰这样的今人,要把他们的清词丽句引为同调。如果你们要在
-
出自唐代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浦烟含夜色,冷日转秋旻.自有沈碑在,清光不照人。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来
-
出自唐代魏徵的《享太庙乐章。雍和》 於穆清庙,聿修严祀。四县载陈,三献斯止。笾豆撤荐,人祇介祉。神惟格思,锡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