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全诗意思及赏析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出自唐代诗人崔颢作品《长干曲四首》。这组诗以男女对话的形式,描写了采莲女子与青年男子相恋的过程:两人偶然水上相逢,初不相识,女子却找出话头和对方攀谈,终于并船而归。诗中描绘船家少女的大胆和聪慧,憨厚如实的语言维妙维肖,非常可爱。这四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
作品原文
长干曲四首
崔颢
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其三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其四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词句注释
⑴长干曲:一作“江南曲”,一作“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
⑵何处住:一作“定何处”。
⑶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
⑷借问:请问,向人询问。
⑸或恐:也许。一作“或可”。
⑹九江:原指长江浔阳一段,此泛指长江。
⑺下渚:一作“北渚”。
⑻逆潮归:一作“送潮归”。
作品译文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我家住在横塘一带。
停船我来打听一下,或许我们还是同乡。
我家就临靠着九江,来去都在九江边上。
我们同是长干的人,可我们从小不相识。
作品鉴赏
崔颢《长干曲四首》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下面是原中央大学教授沈熙乾先生对这组诗的赏析。
这组诗的前两首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是那样的平凡,而表现手法却是那样的不平凡。
先看第一首的剪裁: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不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有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船”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民歌中本有男女对唱的传统,在《乐府诗集》中就称为“相和歌辞”。所以第一首女声起唱之后,就是男主角的答唱了。“家临九江水”答复了“君家何处住”的问题;“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不然就不会有这次的萍水相逢。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落实了姑娘“或恐是同乡”的想法,原来老家都是建康(今江苏南京)长干里。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这三句是男主角直线条的口吻。剩下最后一句,只有五个字,该如何着墨?如用“今日得相识”之类的幸运之辞作结束,未免失之平直。诗人终于转过笔来把原意一翻:与其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自小不相识”五字,表面惋惜当日之未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实质更突出了今日之相逢恨晚。越是对过去无穷惋惜,越是显出此时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贵。这一笔的翻腾有何等撼人的艺术感染力!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崔颢这两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自小不相识”为限。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作者简介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
《管子·匡君小匡》是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创作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管子匡君小匡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管子匡君小匡文言文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
-
出自唐代杨於陵的《郡斋有紫薇双本自朱明接于徂暑其花芳馥…因诗纪述》 晏朝受明命,继夏走天衢。逮兹三伏候,息驾万里途。省躬既跼蹐,结思多烦纡。簿领幸无事,宴休谁与娱。内斋有嘉树,双植分庭隅。绿叶下成幄,
-
出自唐代丘光庭的《补茅鸱(茅鸱四章,章八句)》 茅鸱茅鸱,无集我冈。汝食汝饱,莫我为祥。愿弹去汝,来彼凤凰。来彼凤凰,其仪有章。茅鸱茅鸱,无啄我雀。汝食汝饱,莫我肯略。愿弹去汝,来彼瑞鹊。来彼瑞鹊,其
-
【拉拢】拼音lālǒng交际采用手段让他帮助你。 【归拢】拼音:guīlǒng把零散的东西归并、聚拢在一起 【合不拢嘴】拼音heacute;bugrave;lǒngzuǐ指人笑的得很厉害,笑的关不住嘴
-
复蒋松如书 (清)姚鼐久处闾里,不获与海内贤士相见。冬间,舍侄寄至先生大作数篇,展而读之,欣忭不能自已。聊识其意于行间,顾犹恐颂叹盛美之有弗尽,而其颇有所引绳者,将惧得罪于高明,而被庸妄专擅之罪也。乃
-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出自唐代殷尧藩的《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
-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二首选一)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早
-
我适才到得门首,见这两株树,便觉有些疑惑 出自元代王子一的《杂剧·刘晨阮肇误入桃源》 第一折(冲末扮太白星官引青衣童子上,云)吾乃上界太白金星是也。奉上帝敕命,遣临下界,纠察人间善恶。有天台山桃
-
出自唐代殷寅的《铨试后征山别业寄源侍御》 别业在征山,登高望畿甸。严令天地肃,城阙如何见。蔼蔼王侯门,华轩日游衒.幸逢休明代,山虏尚交战。投策去园林,率名皆拜选。圣君性则哲,济济多英彦。裴楷能清通,山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崇德舞》 皇合一德,朝宗百神。削平天地,大拯生人。上帝配食,单于入臣。戎歌陈舞,晔晔震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