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21 16:05:28阅读:844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作品《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当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写风雨侵颭、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原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全诗意思及赏析

词句注释
⑴柳州:今属广西。漳:漳州;汀:汀洲。今属福建。封:封州;连:连州:今属广东。《旧唐书·宪宗纪》:“乙酉(元和十年)三月,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⑵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
⑶海天愁思:如海如天的愁思。
⑷惊风:急风;狂风。曹植《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乱飐(zhǎn):吹动。《说文》:“风吹浪动也。”芙蓉:指荷花。崔豹《古今注》卷下:“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沈德潜曰:“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⑸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⑹重遮:层层遮住。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
⑺江:指柳江。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肠一日而九回。”梁简文帝《应全诗》:“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⑻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贾谊《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文身:身上文刺花绣,古代有些民族有此习俗。文:通“纹”,用作动词。《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淮南子·原道训》:“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披发文身,以象鳞虫。”
⑼犹自:仍然是。音书:音信。滞:阻隔。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译文
登上高楼远眺,眼前一片荒凉,令人愁思无限。
狂风四起,惊动了水中荷花;暴雨骤下,抽打着墙上的薜荔。
想起同遭贬逐的朋友,怎奈崇山密林,遮住了千里的目光,让我无法远望。
柳江曲折,又似那九回的愁肠,叫我更加郁闷。在这偏僻的蛮荒之地,就是互通音讯,也是困难重重。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全诗意思及赏析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鉴赏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全诗意思及赏析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故乡此关外,身与名相守。

    出自唐代鲍溶的《夏日华山别韩博士愈》 别地泰华阴,孤亭潼关口。夏日可畏时,望山易迟久。暂因车马倦,一逐云先后。碧霞气争寒,黄鸟语相诱。三峰多异态,迥举仙人手。天晴捧日轮,月夕弄星斗。幽疑白帝近,明见黄

  • 《广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实根叶谱入秀句辄效反》鉴赏

    【原题】:广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实根叶谱入秀句辄效反骚一章

  • 苏轼《次韵蒋颖叔》全诗赏析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江上秋风无限浪,枕中春梦不多时。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蒋诗记及第时琼林宴坐中所言,且约同卜居阳羡。)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 我愿造化手,莫放狐兔走。

    出自唐代苏拯的《世迷》 乌兔日夜行,与人运枯荣。为善不常缺,为恶不常盈。天道无阿党,人心自覆倾。所以多迁变,宁合天地情。我愿造化手,莫放狐兔走。恣海产珍奇,纵地生花柳。美者一齐美,丑者一齐丑。民心归大

  • 蓦山溪·自述原文_《蓦山溪·自述》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蓦山溪·自述赏析_古词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

  • 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邻。

    出自唐代李频的《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 五月倾朝谒紫宸,一朝无分在清尘。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邻。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 嬷嬷,你怕说的不是

    嬷嬷,你怕说的不是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第一折(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

  • 《寄人》张泌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品简介《寄人》是唐末五代诗人张泌的作品。此诗是作者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描写梦境及梦醒后的情景,写出了诗人的相思之深切与苦怨。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

  • 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研究

    【3630】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编,中央文献出版社,48.4万字,2018年4月第1版,72元)△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2015年重点课题。课

  • 永世不相忘

    出自魏晋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 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