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19 16:10:57阅读:984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出自北魏诗人陆凯的一首五言绝句《赠范晔诗》。前两句点明诗人与朋友人相隔甚远,只能通过驿使的来往相互传递问候。后两句则通过赠送梅花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原文

赠范晔诗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注释
⑴《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诗。”唐汝谔《古诗解》则云:“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这里用《赠范晔》题,乃暂从旧说。范晔:字蔚宗,顺阳山阴(今河南省淅川县东)人,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
⑵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
⑶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⑷“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全诗意思及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于是写下这首诗。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鉴赏

前两句写到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逢驿使”的“逢”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

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 想象是多么丰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全诗意思及赏析

艺术特色方面,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简介

陆凯(?―约504年),字智君,陆俟之孙,北魏代(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鲜卑族。是南北朝人。《魏书》有传。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鲁褒的故事

    【生卒】:?—?【介绍】:字元道,南阳(今属河南)人。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一生不仕,不知所终。有《钱神论》为后世传诵不绝。《晋书·隐逸传》谓:“元康之后,纲纪大坏,(鲁)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

  • 饮酒·衰荣无定在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饮酒二十首·其一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 鬓乱钗横

    鬓乱钗横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鬓乱钗横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鬓乱钗横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莫不理续主执持

    莫不理续主执持 出自先秦佚名的《成相杂辞》 请成相。 世之殃。 愚暗愚暗堕贤良。 人主无贤。 如瞽无相何伥伥。 请布基。 慎圣人。 愚而自专事不治。 主忌苟胜。 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 反其

  • 来,来,来,你与我舂些米儿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第一折(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嫡亲的三口

  • 钱起送僧归日本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翻译注释⑴上国:春秋时称中原为上国,这里指中国(唐朝)。随缘:佛家语,随其机缘。住:一作“至”,一作“去”。⑵来途:指从日本来中国。一作“东途”。⑶浮天:舟船浮于天际。形容海面宽广,天好像浮在海上

  • 做梦梦见杀人是什么预兆?要怎么办?

    在如今的法治社会,杀人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无论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都是会引起重大影响的。那么如果是做梦梦到杀人了会是一种什么预兆呢?下面就为大家解析。

  •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是中国共产党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文艺座谈会上的一次报告,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

  • 呀呷的解释?呀呷是什么意思?描写水的词语

    呀呷是关于描写水的词语.呀呷呀呷的拼音:ya xia 波相吞吐貌。清·钱谦益《游黄

  • 始知君念重,更肯惜蛾眉。

    出自唐代郭震的《王昭君三首》 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容颜日憔悴,有甚画图时。厌践冰霜域,嗟为边塞人。思从漠南猎,一见汉家尘。闻有南河信,传言杀画师。始知君念重,更肯惜蛾眉。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