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全诗意思及赏析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出自作品《寄王琳》,这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庾信所作的一首寄赠小诗。庾信在长安,收到王琳自金陵寄来的信件后所写,“以诗代书”寄给王琳。全诗所写均为书信往来之事,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虽寥寥数语却写出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诗人与王琳之间的深厚友情。
作品原文
寄王琳
庾(yǔ)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作品注释
①王琳:(526—573年),字子珩,南北朝时期名将。庾信好友。
②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于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率军赴西域,至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乡”,遂上疏请归,疏中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庾信在这里暗用其事,以自己羁旅长安比班超“久在绝域”,所以说“玉关道路远”。
③金陵:梁朝国都建康,今南京。信使:指使者。疏:稀少。
④千行泪:梁王僧孺《中川长望》:“故乡相思者,当春爱颜色。独写千行泪,谁同万里忆。”
⑤君:指王琳。万里书:从远方寄来的信。时王琳在郢城练兵,志在为梁雪耻,他寄给庾信的书信中不乏报仇雪耻之意,所以庾信为之泣下。
作品译文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创作背景
庾信是梁朝著名的文学家。侯景之乱初步平定时,梁元帝派他出使北方的西魏,被西魏留下不许南归。庾信十分思念南方的故国。这首诗是他在北方收到王琳寄给他的信以后所作。
作品鉴赏
诗的起首“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言诗人与王琳一仕北朝、一仕南国,相隔遥远,音讯难通。“金陵”、“玉关”二地名相对,“道路远”又与“信使疏”相对;“远”字表示空间的距离,“疏”表示时间的久隔,这两句对仗工整,为下句起到铺垫的作用。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意为接到王琳来自远方的书信,不禁沧然泪下,未曾见到信上的文字,却已经泪洒千行了。这一流泪启信的细节描写,比开君万里书,读罢千行泪更为感人,生动地表现出作者悲喜交集,感慨万端的复杂心情。尤其是一个“独”字,蕴意极深。当时,庾信虽然受到北周朝廷的赏识,在长安供职俸禄,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暗中与王琳通信,一刻也没有忘记故国之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他的乡关之思和南归之意是不能直率表露的,只能通过诗文曲折婉转地表现。用一个“独”字,既写出了暗中有所希冀,也写出了作者身在异邦,孤独苦闷的环境和感受。“万里书”与“千行泪”相对,皆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此信得来之不易,又与上二句“道路远”、“信使疏”相照应,针线十分紧密,构思亦很巧妙。仅仅二十个字,却抵得过千言万语,包孕着作者十分复杂的情感,深沉含蓄,催人泪下。
前二句言南北道远,音讯疏隔。言外之意:今日居然接到故人书信,不胜惊喜。后二句写拆阅书信时的心情。王琳怀雪耻之志,可以想象信中满纸慷慨悲壮之词,使诗人深受感动,为之下泪。诗人为何拆书下泪?是有感于故人万里寄书的情谊?还是触动了悠悠乡思?或是感慨于故人的忠烈之情,而羞惭于自己的苟全?诗中均未言明。无限话语尽在潸然而下的“千行泪”中。
作者简介
庚信(513-581),字子山。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早年出入于梁朝宫廷,善作宫体诗,风格华丽。梁元帝时任右将军、散骑侍郎、封武康县侯,出使西魏。梁亡后被强留于北方,因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先后得到西魏和北周的优待,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他虽居高位,内心却非常矛盾,在作品中表现出浓厚的乡关之思和羁官北国的悲愤感情。风格也变得苍劲沉郁,和前期有显著的不同。他的作品时有用典堆砌和隐晦的缺点,但总的来说,其艺术成就,集六朝之大成,对唐代诗赋的发展产生颇大的影响。著有《庾子山集》。
-
出自唐代周昙的《春秋战国门。又吟》 马毙厩人欲就刑,百年临尽一言生。赖逢贤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恶声。
-
盟府,我教你去得放心 出自元代李寿卿的《杂剧·说鱄诸伍员吹箫》 第一折(冲末扮费无忌引卒子上,诗云)别人笑我做奸臣,我做奸臣笑别人。我须死后才还报,他在生前早丧身。小官少傅费无忌是也。自从临潼斗
-
《先秦散文·公孙龙子·坚白论(节选)》原文鉴赏 坚、 白、石,三。可乎?曰: 不可。曰:二,可乎?曰: 可。曰:何
-
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出自宋代李纲的《念奴娇·宪宗平淮西》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镇,飞扬跋扈。淮蔡雄藩联四郡,千里公然旅拒。同恶相资,潜伤宰辅,谁敢分明语。媕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于穆天子英明,
-
重整旗鼓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重整旗鼓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重整旗鼓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南北朝徐陵的《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
出自元代贾仲明的《杂剧·铁拐李度金童玉女》 第一折(老旦扮王母引外扮铁拐李上)(王母诗云)阆苑仙家白锦袍,海中银阙宴蟠桃。三更月下鸾声远,万里风头鹤背高。子童乃九灵大妙金母是也。为因蟠桃会上,金童玉女
-
出自唐代罗邺的《野花》 拂露丛开血色殷,枉无名字对空山。时逢舞蝶寻香至,少有行人辍棹攀。若在侯门看不足,为生江岸见如闲。结根毕竟输桃李,长近都城紫陌间。
-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莲叶》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
-
出自唐代佚名的《令狐楚、顾非熊》 水里取一鼍,岸上取一驼。将者驼,来驮者鼍,是为驼驮鼍。(令狐楚)屋里取一鸽,水里取一蛤。将者鸽,来合者蛤,是谓鸽合蛤。(顾非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