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全诗意思及赏析
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出自中国南宋诗人姜夔作的七言绝句《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共有十首。十首诗平易浅显,韵味华美,作者用极其自然逼真的手法,写了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时,沿途所见的幽雅景致。
作品原文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姜夔
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其二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其三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其四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色入灯花。
其五
三生定是陆天随,只向吴松作客归。
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征衣。
其六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日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词剪烛看。
其七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其八
桑间簧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
其九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
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其十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
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作品注释(其一)
⑴除夜:除夕。石湖:今江苏苏州西南。
⑵苕溪:浙江吴兴县的别称,因境内苕溪得名。吴兴即湖州(宋时湖州治所在吴兴),时姜夔安家于此。
⑶草:夏校本、陆本、许本并作“草”,吟稿本作“柳”。庾信《荡子赋》:“细草横 阶随意生。”
⑷吴宫:苏州有春秋时代吴国宫殿的遗址。迢迢:遥远的样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作品译文(其一)
残雪未消,茸茸的小草却已从沙土里冒出了纤细的叶芽,向世人昭示着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就要到了,但远处烟波浩渺中的吴王宫殿却早已伴随着一代君王灰飞烟灭。
梅花隐藏在竹林里,没有人关心它的存在与否,但一夜春风吹开了满树的花朵,浓郁的梅香飘过了石桥。
创作背景
绍熙二年(1191)冬,姜夔告别石湖别墅,除夕之夜乘舟归苕溪。落拓游子漂无定所,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姜夔心中始终怀着深深的落寞和孤寂,表面的热闹消隐后这种心境更无处遁形。 归途中,夜色苍茫,四野幽?,寒气袭人,诗人不禁心绪如潮,写下了这十首七绝。
作品赏析(其一)
诗的一二句姜老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江南早春的情景:残雪未消,茸茸的小草却已从沙土里冒出了纤细的叶芽,向世人昭示着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就要到了,但远处烟波浩渺中的吴王宫殿却早已伴随着一代君王灰飞烟灭,一边是日益欣欣向荣,一边是早已灰飞烟灭,形成鲜明的对比。
是的三四句是说梅花隐藏在竹林里,没有人关心它的存在与否,但一夜春风吹开了满树的花朵,浓郁的梅香飘过了石桥,不仅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到来,还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存在。人也应该这样,不要在乎有没有人关注你,也不必拼命展示自己,默默地奋斗吧,等你成功之时,人们不仅会看到你的存在,更会感受到你娇美的艳丽和浓郁的芳香。
该词极具萧散简远之神。细草、沙地、吴宫、烟水、梅花、竹丛、石桥,建构出一个幽冷、 萧索 、缥缈的世界,人的灵魂似乎随着迢迢的流水、飘浮的暗香徜徉。写梅花遗貌得神,画图难足。清刘熙载《艺概》云:“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 在花则梅也。”此诗写梅亦如是。结句畅达悠扬。清幽冷寂的氛围中,愈能体味姜夔何以“ 体貌清莹,望之若神仙中人”(张羽《白石道人传》)。
这首诗平易浅显,韵味华美。作者用极其自然逼真的手法,写了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时,沿途所见的幽雅景致。当时,作者在除夕的晚上,与好友分手,兴高采烈地乘船归回居地,心情是比较欢快的。因此,所作也比较轻松活泼。首句“细草穿沙雪半消”,点明时在除夕,是冬去春来,雪半消、草发芽的季节。这写是途中所见的近景。二句“吴宫烟冷水迢迢”是写远景。小舟疾驶,那高大华丽的吴宫,被茫茫雾气笼罩,渐渐隐没在远处。三句转写眼前,“梅花竹里无人见”。轻疾的小舟,路过高洁、清雅、傲气的梅花和竹林,自有一种乐趣。四句以“一夜吹香过石桥”作结,“一夜香”既与上句“梅花”衔接,又启句中“过石桥”。至此,把诗人的得意之情,巧妙地暗喻出来。
作者简介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天保九如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天保九如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天保九如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裴说的《汉南邮亭》 高阁水风清,开门日送迎。帆张独鸟起,乐奏大鱼惊。骤雨拖山过,微风拂面生。闲吟虽得句,留此谢多情。
-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及注释 想要读懂《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文言文,就要借助翻译和注释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及注释,欢迎大家阅
-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教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f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玉清庵错送鸳鸯被》 楔子(冲末扮李府尹引从人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尽少年心。等闲分食天家禄,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李,双名彦实,官居府尹之职。夫人刘氏,早年亡逝已过,所
-
出自元代宫天挺的《杂剧·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第一折某姓严名光,字子陵,本贯会稽严州人也。自幼年好游玩江湖,即今在南阳富春山畔七里滩,钓鱼为生。方今王新室在位,为君一十七年,灭汉宗一万五千七百余口,绝刘
-
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 出自两汉贾谊的《治安策》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
-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出自两汉枚乘的《七发》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
-
文言文之家为您整理聊斋志异·化男拼音版、聊斋志异·化男注音版,欢迎阅读。聊斋志异·化男注音版《 化huà男nán 》 苏sū州zhōu木mù渎dú镇zhèn , 有yǒu民mín女nǚ夜yè坐zuò庭
-
出自唐代黄滔的《和吴学士对春雪献韦令公次韵》 春雪下盈空,翻疑腊未穷。连天宁认月,堕地屡兼风。忽误边沙上,应平火岭中。林间妨走兽,云际落飞鸿。梁苑还吟客,齐都省创宫。掩扉皆墐北,移律愧居东。书幌飘全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