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采莲令·月华收》。这是首别情词,行者、送者交替间夹写之,回环曲折,道尽离愁别苦。上阕写明月欲沉,霜天欲晓,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一个“泪眼盈盈”,一个“不忍回顾”。下阕写行人离去后的无限惆怅和无尽的思念,“翠娥”却抱怨征客,只贪看旅途中的景色,不知我此时的离情别绪,心如刀割。舟中征客,此刻也正“回首”“重城”,表现出无限依恋的凄迷离苦。这种用误会法加倍表达情人的离情别绪的方式,具有特殊的魅力。这是一篇“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离别佳作。
作品原文
采莲令
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作品注释
1、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2、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3、轧轧:象声词,门轴转动的声音。
4、争忍:怎忍。
5、方寸:指心绪,心情。
6、脉脉:含情貌。
作品译文
月亮已收起了光华,云淡淡的,地上有霜。天色已黎明。将远行西去的人,此时心情最苦。美人儿紧握着我的手,为了送我上分别的岔路,她把朱红的大门轧轧地打开。千娇百媚的脸庞、婀娜轻盈的身姿,她久久地站着,没有话,只流泪。我肠都要痛断了,又怎么忍心回头再看她一眼呢?
我乘坐的一叶扁舟,便如此急急地随着水波去了。临去前,我只顾准备走,行色匆匆,哪知离别的心绪,会万般千种地袭来心头呢!我只得心怀怨恨,含情脉脉,这满腹的话又能对谁去说呢?待到我再回过头去时,重城已看不到了。寒飕飕的秋江上,唯见天外隐隐约约地有两三株烟蒙蒙的远树而已。
作品赏析
柳永善写羁旅行役之苦,但他与很多先前的词人喜欢从女性的角度代言抒情不同的是,他总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从不怕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使得他的词作中主体形象更加鲜明。作者是一位善于铺叙的高手,所以把女主人公的千娇百媚,自己的满腹离愁都写得十分细致。
上片首二句写明月欲沉,霜天欲晓,点出送别时间,“收”字精炼准确,以极冷静的笔触写月色,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下句有人、有景,点出离情最苦。后五句写依依惜别之景: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一个“泪眼盈盈”,一个“争忍回顾”,双方无言,生动的动作描写,烘托出离别的愁苦。上片尾句以反问作结,使离愁更为深沉。
下片写征客乘舟离去的惆怅和思念。以出发前行色匆匆不曾有离愁之感,衬托别后突然涌上心头的离情与相思之苦。由于想早日再见到心上人,因此离别之后小船“急桨凌波”而去,匆匆赶路,一路上柔肠百结,心绪万端。回首处,离别时的重城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两三烟树,使游子的心境更加苍茫。自始至终,作品中都浮动着一个情感真挚的抒情主人公鲜明的形象。
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
作品评价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初点月收天曙之景色,次言客心临别之凄楚。“翠娥”以下,皆送行人之情态。执手劳劳,开户轧轧,无言有泪,记事既生动,写情亦逼具。“断肠”一句,写尽两面依依之情。
换头,写别后舟行之速。“万般”两句,写别后心中之恨。“更回首”三句,以远景作收,笔力千钧。上片之末言回顾,谓人。此则谓舟行已远,不独人不见,即城亦不见,但见烟树隐隐而已。一顾再顾,总见步步留恋之深。屈子云:“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收处仿佛似之。
《唐宋词鉴赏集》:况周颐《蕙风词话》云:“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惟北宋词人往往有之。”从这首词的结句很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它在情景交融方面,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它“高处不减唐人”。
词牌简介
采莲令,词牌名之一。本词牌双调,又名《采莲》,双调九十一字。上下阕各八句,各四仄韵。以柳永《采莲令》为正格。词牌来源:按《宋史·乐志》,曲夏游幸,教坊所奏十八调曲,九曰《双调采莲》。今柳永《乐章集》有之,亦注“双调”。《碧鸡漫志》:“夹钟商,俗呼双调。”
作品格律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西征客、此时情苦。
中平仄、仄平平仄。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贪行色、岂知离绪。
平平仄、中平平仄。
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中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仄平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仄。
特别提示:以柳永《采莲令》为正格。上阕第三句、第六句均为“上三下四”句式。下阕第三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五句为“上三下五”句式,第六句均为“上三下四”句式。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第一折(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嫡亲的三口
-
出自明代陆深的《秋怀(四首)》 碧草幽花满故园,南山卧对久忘言。 年来行李书千卷,老去生涯水一村。 已辨弓蛇还石虎,母烦怨鹤与惊猿。 秋光更比春光好,蜂蝶纷纷不到门。 斗帐香消病骨轻,少年忆得赋秋声。
-
出自唐代李栖筠的《投宋大夫》 十处投人九处违,家乡万里又空归。严霜昨夜侵人骨,谁念高堂未授衣。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出处】唐·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意思翻译】 秋天窗外传来蝉噪声声,触发了系狱游子我蓦地思潮翻腾。哪能忍受黑羽蝉儿,冲着白发囚徒我振翅徐鸣,
-
出自唐代顾非熊的《与无可宿辉公院》 夜僧同静语,秋寺近严城。世路虽多梗,玄心各自明。寒池清月彩,危阁听林声。倘许双摩顶,随缘万劫生。
-
出自唐代郑馀庆的《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文明舞》 开邸除暴,时迈勋尊。三元告命,四极骏奔。金枝翠叶,辉烛瑶琨。象德亿载,贻庆汤孙。
-
怨天怨地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怨天怨地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怨天怨地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两汉王褒的《洞箫赋》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
-
危于累卵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危于累卵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危于累卵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文言文《齐王筑城》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