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16 16:09:32阅读:807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用旧曲创制的新声作品《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全词分为三片,前两片绘景,上片叙述舟行的经历,中片描写舟中的见闻,层次分明,不紧不慢,颇显其善于铺陈的手笔。下片则是写情,情由前两片中的景自然引出。三片联系紧密,天衣无缝,是一篇错落有致、大开大阖的长调。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作品原文

夜半乐

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柳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作品注释

⑴夜半乐: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入“中吕调”。段安节《乐府杂录》:“明皇自潞州入平内难,半夜斩长乐门关,领兵入宫剪逆人,后撰此曲,名《还京乐》。”又有谓《夜半乐》与《还京乐》为二曲者。常以柳永词为准。一百四十四字,分三段,前段、中段四仄韵,后段五仄韵。前段第四句是上一、下四句式。全曲格局开展,中段雍容不迫,后段声拍促数。

⑵冻云:冬天浓重聚积的云。扁舟:小船。乘兴离江渚:自己乘兴离开了江边。江渚:江边。渚:水中沙洲,此指水边。

⑶万壑千岩:出自《世说新语·言语》:顾恺之自会稽归来,盛赞那里的山川之美,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这里指千山万水。越溪:泛指越地的溪流。

⑷樵风:指顺风。乍起:指山风突然的吹起来。商旅:行商之旅客,这里泛指旅客。

⑸画鹢(yì):船其首画鹢鸟者,以图吉利。鹢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水鸟,不怕风暴,善于飞翔。这里以“画鹢”代指舟船。翩翩:形容穿行轻快的样子。南浦:南岸的水边,泛指水滨。

⑹望中:在视野里。酒旆:酒店用来招引顾客的旗幌。一簇烟村:一处冒着炊烟的村庄。

⑺鸣榔:用木长棒敲击船舷。渔人有时用他敲船,使鱼受惊入网;有时用它敲船以为唱歌的节拍,这里用后者,即渔人唱着渔歌回家。

⑻浣纱游女:水边洗衣劳作的农家女子。

⑼因:这里是”于是“,”就“的意思。绣阁轻抛:轻易抛弃了偎红倚翠的生活。浪萍难驻:漂泊漫游如浪中浮萍一样行踪无定。

⑽后约:约定以后相见的日期。丁宁:同“叮咛”,临别郑重嘱咐。何据:有什么根据,是说临别时相互的约定、嘱咐都不可靠,都无法实现。

⑾空恨:徒恨。

⑿杳杳:遥远的意思。神京:指都城汴京。断鸿:失群的孤雁。长天暮:远天出现茫茫暮色。

作品译文

严冬的阴云遮蔽着天空,我乘坐一叶小小扁舟,乘兴离开了沙洲的江岸。越过万道深壑千道高岩,进入若耶溪有神的水湾,狂涛渐渐将要平息下去,山风却又突然刮起了风来,听到商贾旅客互相呼唤。一片征帆高悬航船浮游、轻轻悠悠地驶过了南岸。

放眼望去远处酒旗晃动,一座烟笼村落霜花斑斑。夕阳残照渔人敲响船舷。枯败的荷花都纷纷零落,晚霞透过杨柳忽掩忽现。岸边两三三浣纱姑娘,躲避着游客羞涩地笑语。

猛想到轻易地抛弃亲人,像浪游的浮萍难寻立身。可叹约会誓言怎能为据?惨淡啊那些离别的情怀,徒叹又将岁暮归期受阻。泪眼凝神远看京都大路,孤雁远远呼唤长空暮色。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作品鉴赏

上片首句点明时令,交待出发时的天气。“冻云”句说明已届初冬,天公似酿雪,显得天色黯淡。“扁舟”二句写到自身,以“黯淡”的背景,反衬自己乘一叶扁舟驶离江渚时极高的兴致。“乘兴”二字是首叠的主眼,从“离江渚”开始,直到“过南浦”,词人一直保持着饱满的游兴。“渡万壑”二句,概括交待了很长的一段路程,给人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感觉。“怒涛”四句,写扁舟继续前行时的所见所闻。此时已从万壑千岩的深处出来,到了比较热闹的开阔江面上,浪头渐小,吹起顺风,听见过往经商办事的船客彼此高兴地打招呼,船只高高地扯起了风帆。“片帆高举”是写实,也可想象出词人顺风扬帆时独立船头、怡然自乐的情状。“泛画鹢”句,“翩翩”遥应“乘兴”,既写舟行的轻快,也是心情轻快的写照。从整个上片来看,柳永当时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

中片写舟中所见,所有景物都“望中”生发,时间是“过南浦”以后,已届傍晚,地点从溪山深处转到了南浦以下的江村。词人乘兴扬帆翩翩而行,饶有兴味地观赏着展现眼前的风光。“望中”三句写岸上,只见高挑的酒帘风中闪动,烟霭朦胧中隐约可见有一处村落,其间点缀着几排霜树。“残日”句转写江中,渔人用木棒敲击船舷的声音把词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发现残日映照的江面上,渔人“鸣榔归去”。接下来却见,浅水滩头,芰荷零落;临水岸边,杨柳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透过掩映的柳枝,看得见岸边一小群浣纱归来的女子。“浣纱游女”是词人描写的重点,他工笔细描她们“避行客、含羞笑相语”的神情举止。眼前这三三两两浣纱游女,触动并唤醒了词人沉埋心底的种种思绪,顿生羁旅行役的感慨,真所谓因触目而惊心。整个中片承上启下,与下片存着内的有机联系。

下片由景入情,写的是去国离乡的感慨,用“到此因念”四个字展开。“此”字直承二叠末的写景,“念”字引出此叠的离愁别恨。“绣阁轻抛”,后悔当初轻率离家;“浪萍难驻”,慨叹此时浪迹他乡。将离家称为“抛”,更“抛”前着一“轻”字,后悔之意溢于言表;自比浮萍,又“萍”前安一“浪”字,对于眼下行踪不定的生活,不满之情见于字间。最使词人感到凄楚的是后会难期。“叹后约”四句,便是从不同的角度抒写难以与亲人团聚的感慨。

“叹后约”句遥应当年别离时分,妻子殷勤叮咛,约定归期,而此时难以兑现。“惨离怀”二句一叹现时至岁暮,但还不能回家,因而只能空自遗憾;再叹自己离妻子寄身的京城汴梁,路途遥远,不易到达,只得“凝泪眼”而长望。结语“断鸿”句,重又由情回到景上,望神京而不见,映入眼帘的,唯有空阔长天,苍茫暮色,听到耳中的只有离群的孤雁渐去渐远的叫声。这一景色,境界浑涵,所显示的氛围,与词人的感情十分合拍。“断鸿”句所写的是情中之景,着重表现的是寄寓景物中的主观感受。下片把去国离乡的离愁和羁旅行役的苦况写得悲惨之极。

柳永词善于铺叙,上、中片写景,感情悠游不迫,笔调舒徐从容,由叙述转为描绘。描叙内容也从自然现象转到社会人事,整体上层次分明,铺排有序。末片抒情,感情汪洋恣肆,一发难收,笔调也变得急促起来,抒写了悔当初、恨现在的感情;接着的几句,围绕着“别易会难”这一中心,作多角度的反复抒写。音韵上,从“叹后约”句开始,用韵转密,如促节繁弦,正好适应了硬咽语塞、一吐为快的抒情需要。写景,为抒情铺垫;徐缓,为急骤蓄势。通篇转承自然、浑若天成,体现了柳永长调的突出优点。

词牌简介

夜半乐,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入“中吕调”。段安节《乐府杂录》:“明皇自潞州入平内难,半夜斩长乐门关,领兵入宫剪逆人,后撰此曲,名《还京乐》。”又有谓《夜半乐》与《还京乐》为二曲者。兹以柳永词为准。一百四十四字,分三段,前段、中段四仄韵,后段五仄韵。前段第四句是上一、下四句式。全曲格局开展,中段雍容不迫,后段则声拍促数矣。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作品格律

(前片)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中片)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韵)。

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后片)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断鸿声远长天暮。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应谓焦桐堪采斫,不知谁是柳吴兴。

    出自唐代张又新的《吹台山》 吹台山上彩烟凝,日落云收叠翠屏。应谓焦桐堪采斫,不知谁是柳吴兴。

  • 百川赴海

    百川赴海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百川赴海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百川赴海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全诗赏析

    原文赏析: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拼音解读:tīng

  • 顾德有惭虚菲,明祇屡降祯符。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武后大享拜洛乐章。显和(受图)》 顾德有惭虚菲,明祇屡降祯符。汜水初呈秘象,温洛荐表昌图。玄泽流恩载洽,丹襟荷渥增愉。

  • 休辜负美景良辰三月天,堪赏堪怜。

    出自元代高秀文的《【南吕】一枝花_咏惜花春起》 咏惜花春起早花间杜宇啼,柳外黄莺啭。银河青耿耿,玉露滴涓涓。潜入花园,露湿残妆面,风吹云髻偏。画阁内绣幕犹垂,锦堂上珠帘未卷。【梁州】恰行过开烂漫梨花树

  • 几处行杉径,何时宿石楼。

    出自唐代郑巢的《送姚郎中罢郡游越》 逍遥方罢郡,高兴接东瓯。几处行杉径,何时宿石楼。湘声穿古窦,华影在空舟。惆怅云门路,无因得从游。

  • 若识跃峤怯,宁劳耀金羁。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骢马》 浮云何权奇,绝足世未知。长嘶清海风,蹀躞振云丝。由来渥洼种,本是苍龙儿。穆满不再活,无人昆阆骑。若识跃峤怯,宁劳耀金羁。青刍与白水,空笑驽骀肥。伯乐傥一见,应惊耳长垂。当思八

  • 《​楚​人​隐​形​》​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

  • 国学《宽松的元代法律》赏析

    宽松的元代法律 【点睛之笔】 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都比较严苛,但元代却是个例外,特别是元朝刑律中没有族刑,可以说是一大进步。 【经典解读】 《元史·刑法志》中记载:“君臣之间,唯知轻典之为尚。”

  • 认影迷头

    认影迷头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认影迷头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认影迷头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