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出自北宋词人晏殊(或南唐词人冯延巳)所创作的一首词《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该词是诗人的一首伤春怀人之作,抒发了诗人的迎春之情,送春之意。全词分为两层,上阙写迎春之情,下阙写送春之意,在画面的连接和时间的跨度上均有较大的跳跃性。全词浑成而隐约地表达出了题旨,情入景中,音在弦外,篇终揭题。
作品原文
蝶恋花(鹊踏枝)
晏殊(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作品注释
①偎:依靠。
②黄金缕:指嫩柳条。
③钿筝:用罗钿装饰的筝。
④海燕:燕子的别称。古人认为燕子生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称。
⑤一霎(shà):极短的时间。
⑥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暗用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救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作品译文
庑廊上的栏杆曲折盘转,像是有意无意倚偎在绿树上,春风轻拂,千万条碧绿柔美的柳枝在朝阳的映照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
远处,传来了美妙悠扬的筝乐声,是那么的赏心悦耳,逗引得梁上的燕子双双穿过门帘,扑向春天温馨的怀抱。
然而,只几天时间,已是物换景迁:迎风飘扬的柳丝笼罩在漫天飞舞的落絮中;红艳艳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眨眼间便萎谢凋零。
我想在梦中排遣春愁,可浓睡中,却被黄莺的啼叫声惊醒,美丽的梦中幻境,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作品译文(二)
在绿阴丛中,一座别致、幽静的小楼悄然独立,曲曲折折的栏杆紧紧依偎着碧树,两者相映成趣。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
春光明媚,晴空万里,游丝袅袅,柳絮翻飞,这已是暮春景象了,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了一阵小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作品鉴赏
这首词是拟写闺情之作,全篇以写景始而以情终,景中含情,情又衬景,因而被评为“金碧山水,一片空蒙。”(谭献《谭评词辨》)
上阕从春光写起。“六曲阑干”三句极力描写庭院的春日明媚风景。曲曲红阑,被绿茵扶疏的碧树所环绕;院中的杨柳随风摇摆,如丝如缕的柔条在夕阳的晚照中轻盈飞舞,好一派静谧、优美的景色。一个“偎”字,写出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的和谐、亲昵,一个“展”字,写尽了柳条的媚态,词的意境,就在这柔和、清雅的景物中被烘托出。而突如其来的琮琮筝声,打破了这安静的氛围,也惊起了双燕,穿帘而去。由燕子的安居,可知闺中的冷清;由筝声的惊燕,可知声音之激越,弹筝者心情之郁闷也可见一斑。尽管全部是写景,但闺中人独处的难堪之情已经隐约可见。上阕中词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先写筝鸣声之凄婉,再写成双的海燕穿帘而去,所见所闻,勾起词人隐隐的孤独与惆怅之感,为下文进一步抒情做铺垫。
下片抒伤春之情。首三句写词人所见:游丝、落絮、红杏花,这些景物的描写,暗示春之将逝。依旧由景开始,但是“满眼”一词已经凸现了人的出现,是从闺中人的视线和心情来看景了。“游丝”和“落絮”都是经典的春愁缭乱、幽思绵绵的意象,“满”和“兼”字更说明了一种无聊、无奈的心情。这是突然降下的一阵清明雨,打得院中杏花零落。最后一句由春光缭绕归结到春闺的愁思,一个“乱”字说明了心绪之乱,“无寻处”则点出了好梦被惊醒后的烦恼与忧愁。经过这两句一点化,前面的景语全都变成了情语,令人回味不已。
整首词诗人由写景始,由写人终。写景抓住春天的特指,但有富于变化,在变化中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人先写人物的行动,把细筝移玉柱,但穿帘双燕却勾起了主人公无限的伤感,成为全词感情转折的基点。再写人物的心理,“惊残好梦无寻处”,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整首词写景与写人相互交融,通过穿帘的双燕,乱语的“黄莺”、“游丝”、“落絮”“清明雨”,使人物的心理活动步步呈现,达到了情与景的高度统一,但又含而不露,堪称“金碧山水,一片空蒙。”全词在艺术风格上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作品鉴赏(二)
此首词是一个深闺独居的女子流连春光,惆怅自怜之作。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这三句渲染了一种美丽而寂寞的氛围,为全词隐含的感情作了铺垫。春天来了,在幽静的庭院中,红栏碧树环绕,“偎”字显示绿树与红栏彼此交映的景象,杨柳依依,鹅黄嫩绿,轻柔飘逸;而“尽”字则写出了春光中枝条茂盛的喜悦和生命蓬勃的欢欣。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又飞去。”三句写帘内景。“谁把”两句从听觉写起,在这寂静的环境中突然响起了琮琮的筝声,闺中安栖的燕子,被筝声惊起,双双穿帘飞去了,词人把这些情景都写得优美、精致,用笔非常细腻,有力地表现出春光的明媚,给读者以十分深刻的印象,引发出丰富的情境联想。筝声之后并没有揭起垂下的帘幕,露出弹筝之人,却转写燕子穿帘双飞,以衬托弹筝者的孤独寂寞,了无知音,幽思难托。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起首三句用“满眼”领起,依然写景:满眼的游丝、缤纷的落絮、轻盈的海燕、娇美的莺语,杨柳在春风中摆动着金黄的丝缕,红杏在微雨里绽开的花瓣。所有这些优美的意象,溶在如梦如幻的清风细雨中,那些好看的颜色,动听的声音营造了一种缠绵婉转的氛围,像是温柔的手触摸到心灵的深处,轻轻地拨动着人的心弦,泛起百般的情诗词思,让闺中之人不由感慨韶华易逝,青春难驻,而自己却独守空闺,无人怜惜。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结末写女主人公因梦醒而引起的恼莺情绪。“乱”字暗示了闺中之人的心情烦乱。至于她做的是什么样的“好梦”,词人没有说明,却更耐人寻味。浓睡好梦,欢情片刻,这对于现实生活中无法相会的恋人来讲,也是聊慰其相思饥渴的方式。然而哪怕这样短暂的好梦,也偏偏被莺语惊扰,可见无论是明媚亮丽的春色,还是落花沽絮的雨景,全都成了激惹她阵阵愁绪的触媒。
这首词借用不同的场面塑造了相同的意象。上片抒写春景之中的闺妇独自把弦,下片抒写春景之中的闺妇梦中寄情;上片的环境是风和秀丽,下片的环境则是红杏细雨,上下片场面并不相同,然塑造的意象都是深闺春怨。全词景语远远超过情语,把无形的感情寓于有形的景象来表现,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词牌简介
蝶恋花,词牌名之一,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名《鹊踏枝》,宋晏殊词改今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作品格律
六曲阑干偎碧树,
●●⊙○○●▲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
满眼游丝兼落絮,
○●⊙○○●▲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
出自元代王仲元的《【中吕】粉蝶儿_集曲名题秋》 集曲名题秋怨双雁儿声悲,景潇潇楚江秋意,胜阳关刮地风吹。满庭芳,梧桐树,全蕉叶坠。庆东原金菊香滴滴金堆,那更醉西湖干荷叶失翠。【醉春风】我一半儿情感玉花
-
陶铸尧舜的解释?陶铸尧舜的典故与出处 《庄子·逍遥游》:“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
-
最近看到一条说说,感到非常贴切,“别看哪些人外表光鲜靓丽,其实连狗都没舔过”,是啊,我们每天辛苦奔波,如果回到家能有个温暖忠厚的狗子扑上来那该有多惬意~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别看你们白天那么想有条狗,
-
梦见驱虫,五行主金,乃是辛金之象征,财运旺盛之人,善于经营之意,财帛丰厚之征兆,凡事有容人之量,自可有作为之意机遇,且应细心对待,不可三心二意,秋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出自唐代无可的《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 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水魄连空合,霜辉压
-
《朝天子·咏喇叭》译文|注释|大意|赏析喇叭、锁呐①,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②。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 "> 下辇登三袭,褰旒望九垓。
出自唐代刘宪的《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岧峣仓史台,敞朗绀园开。戒旦壶人集,翻霜羽骑来。下辇登三袭,褰旒望九垓。林披馆陶榜,水浸昆明灰。网户飞花缀,幡竿度鸟回。豫游仙唱动,潇洒出尘埃。
-
有刺的蔷薇(之一)梁南屠刀,可以宰割无辜,也当然可以处死屠夫。一旦人们实践这条定律,屠夫的职业,才会被人视为畏途。(选自《野百合》 "> 画虎刻鹄
画虎刻鹄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画虎刻鹄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画虎刻鹄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原君 黄宗羲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