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全诗意思及赏析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出自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的诗作《山中留客》。此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篇幅虽短,却景、情、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全诗语言质朴,虚实相间,跌宕自如,词浅意深,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作品注释
⑴山行:一作“山中”。
⑵春晖:春光。
⑶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⑷纵使:纵然,即使。
⑸云:指雾气、烟霭。
作品译文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作品鉴赏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作品点评
一、唐汝询:响调未尝不佳。(《唐诗解》)二、谭元春:极有趣谙练语。(《唐诗归》)三、黄生:“入云深处亦沾衣”,非熟识游趣者不能道。(《唐诗摘钞》)四、焦袁熹:“纵使晴明无雨色”,不工死句。(《此木轩论诗汇编》)五、吴煊、胡棠:巧稳可诵(“纵使晴明”句下)。《唐贤三昧集笺注》六、王士禛:清词妙意,令人低徊不止。(《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七、刘宏煦:恐客未谙山中事,误认将雨也。“留”字意雅甚。身在云中,不见云也,湿气濛濛而已,结语信然。(《唐诗真趣编》)八、俞陛云:凡游名山,每遇云起,咫尺外不辨途径,襟袖尽湿,知此诗写山景甚确。(《诗境浅说续编》)九、刘永济:此诗末句,最能写出深山云雾溟濛景色。(《唐人绝句精华》)
作者简介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性好酒,据《旧唐书》的记载,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热狂度,被后世尊称为“草圣”。
-
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 高考语文常考必考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
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曾参加元贞书会,与
-
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为儿时,读《孝经》,父试之曰:“儿志何语?”对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宗党奇之。 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辟江淮都统李峘府
-
初中文言文为字词义总结 (1)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2)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作为,当作。例:①其诗以养父
-
高阳应造屋文言文注音版《 高gāo阳yáng应yīng造zào屋wū 》 高gāo阳yáng应yīng将jiāng为wèi室shì家jiā , 匠jiàng对duì曰yuē :“ 未wèi可kě也yě
-
出自唐代黄滔的《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 八都词客漫喧然,谁解飞扬诰誓间。五色彩毫裁凤诏,九重天子豁龙颜。巴山月在趋朝去,锦水烟生入阁还。谋及中兴多少事,莫愁明月不收关。却搜文学起吾唐,暂失都城亦未妨。
-
出自南北朝佚名的《欢闻变》 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 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
-
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山脉东南部,上游水流湍急。“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这是写上游江水蜿蜒曲折,两岸千嶂绝壁,翠竹凌空,奇秀多姿。而下游自泾县至芜湖汇
-
爱屋及乌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爱屋及乌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爱屋及乌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金史原文: 刘焕字德文,中山人。宋末兵起,城中久乏食,焕尚幼,煮糠核而食之,自饮其清者,以浓厚者供其母,乡里异之。稍长就学,天寒拥粪火读书不怠。登天德元年进士。调任丘尉。县令贪污,焕每规正之,秩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