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宜春易太极》翻译_赏析_作者徐经孙
两仪四象,是谓后天。
春台得之,云自希夷。
吉凶祸福,予以前知。
八十二宫,颇与俗殊。
数往知来,亶其然乎。
liǎng yí sì xiàng ,shì wèi hòu tiān 。
chūn tái dé zhī ,yún zì xī yí 。
jí xiōng huò fú ,yǔ yǐ qián zhī 。
bā shí èr gōng ,pō yǔ sú shū 。
shù wǎng zhī lái ,dǎn qí rán h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徐经孙
徐经孙(1192—1273),初名子柔,字仲立,号矩山,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宝庆二年进士。积官刑部侍郎兼给事中。充太子詹事,辅导东宫。景定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因反对公田法,忤贾似道,罢归。卒谥文惠。有《矩山存稿》。►95篇诗文
-
这首词是朱彝尊咏物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它题咏的是雁,说 得具体一点则是秋雁。全词字面,均扣住“雁”字来写:既有对群雁憩息时的静态描述,如“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又有对雁 阵飞行时的动态勾勒
-
出自唐代许棠的《日暮江上》 孤帆收广岸,落照在遥峰。南北渡人少,高低归鸟重。潮回沙出树,雨过浦沉钟。渔父虽相问,那能话所从。
-
原文赏析: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拼音解读:dù liáo shuǐ ,cǐ qù xián
-
出自先秦佚名的《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徐有功秉公执法 皇甫文备,武后时酷吏也,与徐大理论狱,诬徐党逆人,奏成其罪。武后特出之。无何,文备为人所告,有功讯之在宽。或曰:“彼曩时将陷公于死,今
-
出自先秦佚名的《公刘》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
-
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 满坐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 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 倒倾鲛室泻琼瑰。有美堂在杭州吴山最高处。这是苏轼在熙宁六年(1073)初秋,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武后大享拜洛乐章。敬和》 兰俎既升,蘋羞可荐。金石载设,咸英已变。林泽斯总,山川是遍。敢用敷诚,实惟忘倦。
-
润泉纪念一种风流吾最爱,南朝人物晚唐诗——大沼枕山润泉走了半年多了。一位可与谈艺论文的老友的逝世,像一本翻熟了的旧书突然被从手中夺走投入焚炉,转眼化作青烟,再也无法摩挲重读了。时间过去得越久,书中那些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