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全诗赏析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xì suí lǜ shuǐ qīn lí guǎn ,yuǎn dài xié yáng guò bié zhōu 。
jīn gǔ yuán zhōng huāng yìng yuè ,shí tóu chéng xià bì lián qiū 。
háng rén chàng wàng wáng sūn qù ,mǎi duàn jīn chāi shí èr chó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简析
这首诗名为咏草,而实非咏草,只是借草抒情,构思奇特,别有风味。
古代诗人多以草写别情,诉离忧,白居易的“萋萋满别情”,就是一个典型。
此诗首联出句似乎是韦应物《滁州西涧》头尾两句的合成:“独怜幽草涧边生”,“野渡无人舟自横”。面对这一境界,诗人提出不知谁懂得忘忧这个奇怪的问题,但似乎没回答,其实不用回答,就是“草”。
颔联和“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思相似,但比白居易这两句写得好,“绿水”和“斜阳”,不但更具体,而且更富鲜明的形象;“随”和“带”这两个动词也比“侵”和“接”好,更富拟人的韵味,更富动感。
颈联逆转,赋予“草”以异样的情味:金谷园中“流水无情草自春”,是否也在“可怜金谷坠楼人”?石头城下“但寒烟衰草凝绿”,是否也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里,“草”则有“国破家亡欲何之”的无穷惆怅。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逝去的人,破亡的国,却不能重生再造。
尾联结情。诗人怅望“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遥想富甲一代的石崇早已“灰飞烟灭”,绝代佳人绿珠早已“花落人亡两不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无穷感慨不由涌上心头。可再往深处想,人还不如草,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是统统都可以抛弃的。想到这,诗人的心渐渐平静了。
-
出自唐代崔湜的《至桃林塞作》 去国未千里,离家已再旬。丹心恒恋阙,白首更辞亲。怀璧常贻训,捐金讵得邻。抱冤非忤物,罹谤岂由人。不滥辞终辨,无瑕理竟伸。黻还中省旧,符与外台新。塞上同迁客,江潭异逐臣。泪
-
出自唐代徐铉的《寄从兄宪兼示二弟》 别路吴将楚,离忧弟与兄。断云惊晚吹,秋色满孤城。信远鸿初下,乡遥月共明。一枝栖未稳,回首望三京。
-
今年中秋,繼父回他儿子家过节,我将母亲接到了我家。搬进新房后,这是母亲第一次来我家。九十二岁高龄的母亲从车上下来,走了不足二百米的胡同,就累得不行,进门先倒在我事先为她准备的小床上。一会儿养足了精神,
-
化零为整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化零为整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化零为整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高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下面是关于高中文言文虚词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 、而 1.用
-
欧阳修《原弊》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原
-
原文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注释⑴梅道士:生平不详。孟浩然有《寻梅道士》《梅道士水亭》等诗,可见梅道士当是隐居
-
出自唐代罗邺的《长城》 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出自唐代李白的《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祸连积
-
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牧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放?一作皆。?春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