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全诗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12 07:30:46阅读:847
原文赏析: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拼音解读
shàng mǎ dài wú gōu ,piān piān dù lǒng tóu 。
xiǎo lái sī bào guó ,bú shì ài fēng hóu
wàn lǐ xiāng wéi mèng ,sān biān yuè zuò chóu 。
zǎo xū qīng xiá lǔ ,wú shì mò jīng qi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看那位壮士,手执胡钩跨上骏马,英姿勃勃地越过陇山头。
他从小就立志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绝不是为了做官封侯。
万里之外的故乡景象将会在你的梦中出现,边疆的月光常常会引起你的别离忧愁之情。
你此去应该早日消灭那些胡族侵略者,不要优柔寡断将战事一拖经年。

注释
安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达克阿奴斯。
胡钩:一种似剑而曲的兵器。
翩翩:形容轻捷地驰骋。陇头:指陕西箥陇县西北。陇北地区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三边:泛指边陲地区。
黠虏:狡猾的敌人。虏,古时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
经秋:经年。

参考资料: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92-193页
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3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64-166

鉴赏

这是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岑参第二次前往北疆之前在长安写作的送行篇章。诗人对友人英姿勃发、舍身报国、不计名利的行为极为赞赏,又进一步饶有兴趣地设想友人戍守边疆一定会产生思乡之念,最后祈盼早日荡平虏寇,还边境以安宁。全诗充满爱国主义豪情。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首联二句写友人装备精良,身姿潇洒,可见诗人对友人十分欣赏。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颔联二句称慕友人不但形象英姿飒爽,而且更有高尚、美好的心灵。这是更为诗人所钦敬的一点。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颈联二句是设想友人久戍塞外必然会产生无穷的思乡愁绪,言语中充满关怀和爱护。诗人曾有过经年居留塞外的经历,在《安西馆中思长安》等诗中都曾表露过深沉的思乡之情。因此他的设想可谓设身处地,情真意切,不是空穴来风。这里对友人思乡之念的想象,更见诗人所寄托的一片爱国深情。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尾联盼望友人早日凯旋。诗人居漠北时,亲眼目睹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战争不仅造成了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而且对战士本身也是一种荼毒。因此诗人希望友人早日归来,确是饱含深意。

全诗先写友人的英雄风采,再由表及里,从报国、思乡的角度讴歌了友人的美好心灵,最后告诫友人,尽快结束战争,最好是别“经秋”。因为唐朝戍边将领往往拥兵自重,养敌蓄功,常将本可早日结束的战争一拖经年,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所谓“兵闻拙速,未睹巧以久也”,可见诗人淳朴的观念中,还饱含战略家的远见卓识。

赏析

诗人对友人英姿勃发、舍身报国、不计名利的行为极为赞赏,又进一步饶有兴趣地设想友人戍守边疆一定会产生思乡之念,最后祈盼早日荡平虏寇,还边境以安宁。全诗充满爱国主义豪情。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诗的开头两句从友人登程的情景写起。首句写友人身着戎装,跨上战马,勾勒出即将出征的战士的英姿。诗人并不泛写戎装,而仅就佩刀提了一笔,既点明了此行性质,也使形象增添了英雄之气。次句对友人奔赴边关加以设想:“翩翩度陇头”,写他的轻快、矫健、急切。上下两句,一静一动,用两个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突出了友人赴边的英姿勃勃的形象。以上两句从外表写。以下两句则从内心写,直接揭示友人的思想境界:“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两句从正、反两方面来肯定友人的思想,从而把友人的行为提到爱国的高度。“小来”两字可见这种想法由来已久。从而给首二句提供出思想根据,其中既包含有诗人赞佩之情,称慕友人不但形象英姿飒爽,而且更有高尚、美好的心灵,同时也就反映了诗人立志报国的豪情壮志。这是更为诗人所钦敬的一点。

但是,有这种爱国情怀,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毫不留恋家园,恰恰相反,这种情怀是与对家国的深厚感情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为保卫它而离开它,但当离开它的时候,往往对它产生深切的思念。诗人曾有过经年居留塞外的经历,在《安西馆中思长安》等诗中都曾表露过深沉的思乡之情。“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就是这种感情的集中写照。诗人没有去写友人在边疆怎样去从军苦战,却去设想他在万里边关对家乡是如何梦绕魂牵,这就写出了友人对家国的一往情深,而这种设想同时也就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充满关怀和爱护。这种情怀写得很深沉,很细腻,诗的情调到此而一转,但却并不低抑。
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的祝愿。“清黠虏”是友人赴安西的目的。诗人居漠北时,亲眼目睹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战争不仅造成了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而且对战士本身也是一种荼毒。上句愿友人建功,下句愿友人早归,既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同样以国事为重,又表现出双方的情谊,以深厚的情意扣紧“送”字,为全诗作结。

全诗先写友人的英雄风采,再由表及里,从报国、思乡的角度讴歌了友人的美好心灵,最后告诫友人,尽快结束战争,最好是别“经秋”。因为唐朝戍边将领往往拥兵自重,养敌蓄功,常将本可早日结束的战争一拖经年,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所谓“兵闻拙速,未睹巧以久也”,可见诗人淳朴的观念中,还饱含战略家的远见卓识。

参考资料: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92-193页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64-166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天宝十三载(754)岑参第二次前往北疆之前在长安写作的送行篇章。

参考资料: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92-193页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圣人去小取大。 昔荆龚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荆师败,龚王伤。临战,司马子反渴

  • 去留俱失意,把臂共潸然。

    出自唐代韦迢的《潭州留别杜员外院长》 江畔长沙驿,相逢缆客船。大名诗独步,小郡海西偏。地湿愁飞鵩,天炎畏跕鸢。去留俱失意,把臂共潸然。

  •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出处】唐·杜甫《佳人》。【意思翻译】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全诗】《佳人》.[唐].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关中

  • 梦见警察、警服

    ·梦见警察站着——是危险的兆头。·梦见自己被逮捕——会成为政府官员所喜欢的人物。·惯犯梦见警察抓人——多次作案,能发大财。·梦见与警察交谈——会被提升。·女人梦见与警察交谈——丈夫的保镖会受

  •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出自宋代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

  • 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出自唐代郑世翼的《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 改步改玉

    改步改玉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改步改玉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改步改玉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裸体画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裸体画 也称之为人体画。 它是西洋绘画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是以男女人体作为表现题材的一种绘画。在西方的造型艺术中, 曾经出现过许许

  •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意思翻译、赏析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