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全诗赏析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yuè biān shū yǐng ,mèng dào xiāo hún chù 。méi zǐ yù huáng shí ,yòu xū zuò ,lián xiān xì yǔ 。gū fāng yī shì ,gòng duàn yǒu qíng chóu ,xiāo shòu sǔn ,dōng yáng yě ,shì wèn huā zhī fǒ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仿佛洗去铅粉的美人,天生丽质,无须修饰。在竹丛外横斜一枝,宛如一个美女,在天寒日暮时分孤芳自赏。黄昏时的院落里,清清的幽香何人懂得。何况在村外江边的路上,寒风吹过,飞雪茫茫,景致难以言状。月光下疏影轻如梦,犹如美人在深深沉入梦境。当梅花将要结子时,又是连绵一片的烟雨。梅花孤芳自傲,只令人产生无穷的愁和情。我深情地询问梅花,你可知道,我全都是为了你,日日夜夜惟悴消瘦。
注释洗妆真态:洗净脂粉,露出真实的姿容。铅花御:用脂粉化妆。廉纤:细微,纤细。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供断:供尽,无尽地提供。东阳:南朝梁沈约,曾东阳守。
鉴赏
这首咏梅词,上片写梅花品格之高洁,下片写赏梅者情怀之抑郁,是古诗词众多咏梅之作中的一篇佳作。
开头“洗妆真态,不假铅华御。”说明作者意在直接写梅,而不用铺排衬托。正如俞陛云先生所说:“此调佳处,在不用侔色揣称及譬喻衬托,而纯在空处提笔描写。”第二句,接着写梅花的:“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一连化用苏轼、杜甫诗句:“竹外一枝斜更好。”“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接着,写黄昏院落,处处“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一幅梅风雪景图,展示在读者面前。李攀龙在《草堂诗余集》中说:“白玉为骨冰为魂,耿耿独与参黄昏。其国色天香,方之佳人,幽趣何如?”
下片抒情,写赏梅人即作者本人的抑郁心情。用月下“疏影”、“梦魂”、“细雨”,造成了一种令人抑郁的气氛。末四句,作者将自己比作南朝宋大臣沈约。沈约为文学家、史学家,曾为东阳太守,参与萧衍代机密,后为衍所嫉忌,忧郁而死。作者将自己与梅花、沈约视为一体:认为自己“孤芳一世”,唯有花知,而故以问花作结,词笔十分生动。正如沈飞际在《草堂诗余正集》中所说:“微思远致,愧黏题装饰者,结句清俊脱尘。”
-
出自唐代独孤及的《伤春赠远》 去水流年日并驰,年光客思两相随。咨嗟斑鬓今承弁,惭愧新荷又发池。杨柳逶迤愁远道,鹧鸪啁哳怨南枝。忆君何啻同琼树,但向春风送别离。
-
近人陈衍说:“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似只有此诗。”(《宋诗精华录》)评价得很好。诗的首联破题。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令诗人为之神驰。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
-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出处】唐·韩偓《已凉》。【意思翻译】碧绿栏杆在门外,门前绣帘垂放下来,猩红的屏风上画着折枝。【全诗】《已凉》.[唐].韩偓.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
-
出自唐代李敬方的《题黄山汤院》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地启岩为洞,天开石作盆。常留今日色,不减故年痕。阴焰潜生海,阳光暗烛坤。
-
出自唐代韦建的《泊舟盱眙》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
蝉与鸲鹆文言文注音版《 蝉chán与yǔ鸲qú鹆yù 》 鸲qú鹆yù之zhī鸟niǎo , 出chū于yú南nán方fāng 。 南nán人rén罗luó而ér调diào其qí舌shé , 久jiǔ
-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狰狞 出自唐代寒山的《诗三百三首》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
-
出自唐代杨师道的《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春山临渤海,征旅辍晨装。回瞰卢龙塞,斜瞻肃慎乡。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仙台隐螭驾,水府泛鼋梁。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北巡非汉后,东幸异
-
原文玉楼春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
插架万轴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插架万轴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插架万轴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