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全诗赏析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qiáo rén guī yù jìn ,yān niǎo qī chū dìng 。zhī zǐ qī xiǔ lái ,gū qín hòu luó jì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夕阳越过了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月照松林更觉夜晚清凉,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山中砍柴人差不多走尽,烟霭中鸟儿刚归巢安息。丁大约定今晚来寺住宿,独自抚琴站在山路等你。
注释⑴业师:法名业的僧人。一作“来公”。山房:僧人居所。期:一作“待”。⑵度:过、落。⑶壑:山谷。倏:一下子。⑷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⑸樵人:砍柴的人。⑹烟:炊烟和雾霭。一作“磴”。⑺之:此。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宿来:一作“未来”。⑻孤琴:一作“孤宿”,或作“携琴”。
鉴赏
此诗写诗人在山中等候友人到来而友人仍不至时的情景。前六句展示了山寺一带黄昏时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先后描绘夕阳西下、群壑昏暝、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生动的意象,渲染环境气氛。随着景致的流动,时间在暗中转换,环境越来越清幽。孟浩然在山水诗中,很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在时间中的运动变化。山区寻常的景物,一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清丽幽美的图画。
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形象,不仅仅准确地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态特征,而且融统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特别是“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见泉而感山幽,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全部感受,很有韵味。全篇前六句都是融情入景,到了第七句,才点出“之子期宿来”,然后在第八字再点出一个“候”字。“孤琴候萝径”,以“孤”修饰琴,更添了孤清之感。
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而用“萝”字修饰“径”,也似有意似无意地反衬诗人的孤独。因为藤萝总是互相攀援、枝蔓交错地群生的。这一句诗,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使人如见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诗的收尾非常精彩,使诗人深情期待知音的形象如在读者眼前。
扎看起来,前六句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从一开始就在写候友,不过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前六句看起来是无人之境,实际上是有人之境。“群壑倏已暝”是诗人看到的,“松月生夜凉”是诗人感到的,“风泉满清听”是诗人的感觉,“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也是诗人看到的。透过这些诗句,可想而知诗人候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待读到“孤琴候萝径”,暗藏在景物中的人,与抚琴候友的人迭在一起,形象蓦地活起来,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全诗色彩不断变幻,景物描写十分清幽,语言含蓄委婉却不失韵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是此诗名句。
创作背景
-
镗鞳是关于描写水的词语.镗鞳镗鞳的拼音:tang ta 钟鼓声,这里形容水石相激声
-
蚌病生珠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蚌病生珠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蚌病生珠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舒和》 金枝羽部彻清歌,瑶台肃穆笙磬罗。谐音遍响合明意,万类昭融灵应多。
-
出自唐代于濆的《相和歌辞。宫怨》 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
-
出自唐代李渤的《南溪诗》 玄岩丽南溪,新泉发幽色。岩泉孕灵秀,云烟纷崖壁。斜峰信天插,奇洞固神辟。窈窕去未穷,环回势难极。玉池似无水,玄井昏不测。仙户掩复开,乳膏凝更滴。丹砂有遗址,石径无留迹。南眺苍
-
出自唐代刘得仁的《秋日同僧宿西池》 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渚鸟栖蒲立,城砧接曙闻。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
-
出自唐代刘威的《游东湖黄处士园林》 偶向东湖更向东,数声鸡犬翠微中。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物情多与闲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同。
-
《范睢至秦》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编的《战国策》。讲述了范睢在秦王前面开始了类似“隆中对”一样的国家大计的决策和游说。他不同于苏秦、张仪的是,在正式开始宣讲他的谋划前,非常善于摆谱、营造氛围,
-
前去绿鸭儿边,白鹤坡前,单奈蔚迟出马 出自元代杨梓的《杂剧·功臣宴敬德不伏老》 第一折(房玄龄上)一片丹心扶社稷,两条眉锁庙堂忧。坚心主意施公正,报答皇王爵禄恩。下官房玄龄是也。方今唐天子即位,
-
出自唐代吕温的《青出蓝诗(题中有韵,限四十字成)》 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袍袭宜从政,衿垂可问经。当时不采撷,作色几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