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衾不耐五更寒。
出自五代李煜的《浪淘沙(一名卖花声)》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沈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
出自唐代刘得仁的《送友人下第归觐》 君此卜行日,高堂应梦归。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岳雨连河细,田禽出麦飞。到家调膳后,吟苦落蝉晖。
-
该诗的第一、二句诗人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宜春苑的现状,第三、四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河恢复无望的痛苦之情。诗人借景抒情,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狐冢獾蹊满路隅”,首句实写诗人当时
-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出自魏晋陆机的《文赋》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
-
词一开笔,即极表对老友的思念。离情别绪,奔涌而出。“深”、“遥”二字,表现出两人虽相距甚远但一往情深,那蓝天白云下的绿树象征着友谊的长青。"> 《旅行》赏析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两句为后文的以酒浇愁作了张本。先写这一笔,正是他写此诗的目的,既能够哄起读者的联想,又有助于文章主题的表现。当然,这里没有提到一个“愁”字,然而诗人巧用“半有无”
-
行古志今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行古志今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行古志今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元代萧德祥的《杂剧·杨氏女杀狗劝夫》 (冲末扮孙大同旦杨氏、梅香、保儿上,云)小生姓孙名荣,字孝先。祖居南京人氏。在土街背后居住。浑家杨氏。还有一个小兄弟,叫做孙虫儿,虽然是我的亲手足,争奈我眼里
-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发后渚》 江上气早寒, 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 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 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 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 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 意逐后云结。 华志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出自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
-
出自唐代李山甫的《燕》 每岁同辛苦,看人似有情。乱飞春得意,幽语夜闻声。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豪家足金弹,不用污雕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