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全诗赏析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rén jiān gèng yǒu fēng tāo xiǎn ,fān shuō huáng hé shì wèi t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瞬间就能浊浪掀天。
人世间的风波比这更加险恶,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注释
倒泻银河:银河里的水倾倒下来。
须臾:一下子。
翻说:反而说。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后两句说人情的险恶更有甚于黄河浊浪,所以不应说黄河是畏途。这首诗运用反衬的手法极写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
前两句说人们一旦来到那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黄河岸边时,就不免被它那“倒泻银河”的神秘传说吓住。对这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诗人是非常蔑视的。自然,横渡黄河是有一定危险的,但也只不过是承受“须臾”的“掀天浊浪”而已。在永恒的时间和空同里,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险峰中的一叶小舟:当生活的巨浪铺天盖地砸下来时,没人能够事先预见,也没人能知道这灾难会延续到何时。宋琬曾是位少有方名的诗人,早年便高中进士,为官时也颇多惠政,深得人民爱戴。却不想被人诬陷,以至于“立逮下狱”,“并系妻子”,在拘囚的三年中,又险遭不测之祸。这就难怪他会借“渡黄河”之题,发出“人间更有风涛险”的沉重叹息了。
后两句写黄河汹涌奔腾,古人不知其发源地,认为是天上的银河倒翻下来的,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它有掀天的浪涛,但是要渡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惊涛骇浪的风险很短暂,一般都能渡过。真正的风险却是在人间。一般人在险恶的人间,习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豺狼横行、暗无天日、伤天害理、良心灭绝的生活,还不曾觉察到它的险恶,反而说黄河的险风恶浪才是最可怕的,不敢渡过。
宋琬认为诗人处穷困之境,心怀“幽忧”之情,自易“悲歌慷慨”。(《董阆石诗序》)黄河本是自然界之险途,但无论其“倒泻银河”也好,“掀天浊浪”也罢,在诗人眼中,与人生道路之充满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相比,都微不足道。诗人以反衬的手法极写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可见其诗风之一个侧面。
-
旧唐书傅弈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㈠傅弈,相州邺人也。尤晓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及谅举兵,谓弈曰:“今兹荧惑①入井,是何祥也?”弈
-
青州从事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青州从事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青州从事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由《史记》谈文言文- 《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先是一篇文言文,其次才是一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的文学作品。 文言文教学很容易形成两种极端: 一是把文
-
出自唐代卢尚卿的《东归诗》 九重丹诏下尘埃,深锁文闱罢选才。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自从玉帐论兵后,不许金门谏猎来。今日灞陵桥上过,路人应笑腊前回。
-
出自唐代李频的《和范秘书襄阳旧游》 听话扬帆兴,初从岘首还。高吟入白浪,遥坐看青山。枯木猿啼爽,寒汀鹤步闲。秋来关去梦,几夜度商颜。
-
百折不挠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百折不挠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百折不挠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传杯弄斝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传杯弄斝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传杯弄斝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宋濂《瑶芳楼记》“常熟虞君子贤燕居之所也”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瑶芳楼记宋濂瑶芳楼者,常熟虞君子贤燕居之所也。瑶芳者何?古桐琴之名。子贤以重金购得之,间一抚弄,其声翏翏①然,如出金石,如闻鸾风鸣。如与仙人、剑客共语于千载之上,子贤乐焉。则以谓世之名楼者众矣,高骈②
-
玉簪叶趁芭蕉大。 低映阶墀高映座。 雨来时节一般鸣, 点点声声要磨和。 芭蕉重被风吹破。 狼藉玉簪看又过。 萧骚长与两相宜, 赖有竹君三五个。
-
谽谺是关于描写山的词语.谽谺谽谺的拼音:han xia 谷中空廓貌。元·李孝光《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