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全诗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10 19:06:16阅读:340
原文赏析: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拼音解读
xiāo sǎ jiāng méi ,xiàng zhú shāo shū chù ,héng liǎng sān zhī 。dōng jun1 yě bú ài xī ,xuě yā shuāng qī 。wú qíng yàn zǐ ,pà chūn hán 、qīng shī huā qī 。què shì yǒu ,nián nián sāi yàn ,guī lái céng jiàn kāi shí 。
qīng qiǎn xiǎo xī rú liàn ,wèn yù táng hé sì ,máo shě shū lí 。shāng xīn gù rén qù hòu ,lěng luò xīn shī 。wēi yún dàn yuè ,duì jiāng tiān 、fèn fù tā shuí 。kōng zì yì ,qīng xiāng wèi jiǎn ,fēng liú bú zài rén zh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此词咏梅之孤高与环境冷落而有所寄意。作者选择一系列色淡神寒的字词,刻画梅与周围环境,宛若一幅水墨画,其勾勒梅花骨格精神尤高,给人以清高拔俗之感。全词风格疏淡隽永,句格舒缓纡徐。

起首一句,以修竹作陪衬,极言野梅品格之孤高。二、三两句,极写梅的孤洁瘦淡。芳洁固然堪赏,孤瘦则似须扶持,以下二句就势写梅之不得于春神,更为有力:“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梅花是凌寒而开,其蕊寒香冷,不仅与蜂蝶无缘,连候燕也似乎“怕春寒、轻失花期”。因燕子仲春社日归来,其时梅的花时已过,故云。一言“东君不爱惜”、再言燕子“无情”,是双倍的遗憾。“惟是有”一转,说毕竟还有“南来归雁,年年长开时”,其词若自慰,其时无非憾意,从“惟是有”的限制语中不难会出。这几句,挥洒自如,灵动飞扬,笔力不凡。

下片化用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野“江梅”的风流与冷落。

过片三句言“清浅小溪如练”,梅枝疏影横斜,自成风景,虽村野(“茅舍疏篱”),似胜于白玉堂前。“伤心”两句感叹“梅妻鹤子”的诗人林逋逝后,梅就失去了知音,“疏影横斜”之诗竟成绝响。“微云”三句,以问句的形式,言林逋逝后,即有“微云淡月”,暗香浮动,也无人能赏,只不过孤芳自赏而已。结尾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梅之孤高自许的风流标格推向高潮,从而收束全篇,造成余韵深长。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梦见鱼池

    梦见鱼池,五行主水,得此梦,乃是壬水之象征,求财者不可任意妄为,事业多有与他人间纠葛之迹象,彼此相处不和,财运难以提升之意,冬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邹孟轲之母也 号孟母》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

  • 黄帝陵在哪里?黄帝陵简介

    在我国古籍中,记载了许多原始社会末期为征服大自然、改善人民生活而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以及有关的传说。著名的有黄帝、伏羲、女娲、神农、尧、舜、禹等等。许多地方还建有他们的陵墓,同一个人的陵墓甚至有

  •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释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释义   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祚:福;帝王。践祚:即位

  • 拔剑斩长榆,弯弓射小棘。

    出自唐代崔融的《拟古》 饮马临浊河,浊河深不测。河水日东注,河源乃西极。 思君正如此,谁为生羽翼。日夕大川阴,云霞千里色。 所思在何处,宛在机中织。离梦当有魂,愁容定无力。 夙龄负奇志,中夜三叹息。拔

  • 班门弄斧|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典故|意思|近义词

    班门弄斧成语典故 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也可用作自谦之词)古今异义:古代用“班门弄斧”批评那种无知却又好卖弄的人

  •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林纾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林纾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

  • 天王贵宫不贮老,浩然泪陨今来还。

    出自唐代吴少微的《相和歌辞。怨歌行》 城南有怨妇,含怨倚兰丛。自谓二八时,歌舞入汉宫,皇恩弄幸玉堂中。绿陌黄花催夜酒,锦衣罗袂逐春风。建章西宫焕若神,燕赵美女二千人。君王厌德不忘新,况群艳冶纷来陈。是

  • 草衰频过烧,耳冷不闻蝉。

    出自唐代林宽的《塞上还答友人》 无端游绝塞,归鬓已苍然。戎羯围中过,风沙马上眠。草衰频过烧,耳冷不闻蝉。从此甘贫坐,休言更到边。

  • 《致女儿书》作品解读

    第三部分 《致女儿书》小马哥:刚才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卡夫卡的《致父亲》,是父子关系的具体体现,那么下面我们要介绍的这本王朔的《致女儿书》,则是父女关系的具体体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朔在女儿王咪六岁时离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