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全诗赏析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tū yíng shè shā hū yán jiāng ,dú lǐng cán bīng qiān qí gu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敌军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
注释
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
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赏析
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
此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参考资料:
余恕诚.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50
赏析二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
班富强没有坐过电梯。难怪,他家里住的是二手房而且在底层,与电梯自然挨不上边。无独有偶,单位原来也是在平房里办公,根本用不着电梯。前些时,因开发城南新区,单位的平房被县里征用,班富强所在的单位便被置换搬
-
王曙,字晦叔,河南人。中进士第,知定海县。还,为群牧判官,考集古今马政,为《群牧故事》六卷,上之。迁太常丞,坐举进士失实,降监卢州茶税,再迁尚书工部员外郎、龙图阁待制。为河北转运使,坐部吏受赇,降知寿
-
出自唐代萧嵩的《奉和御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赐诗》 审官思共理,多士属惟唐。历选台庭旧,来熙帝业昌。入朝师百辟,论道协三光。垂拱咨元老,亲贤辅少阳。登庸崇礼送,宠德耀宸章。御酒飞觞洽
-
喏!高将军来了也 出自元代郑光祖的《杂剧·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楔子(冲末扮刘文静引卒子上,云)昼夜忧心辅国朝,开基创业建功劳。太平时序风光盛,腰挂金鱼着锦袍。小官刘文静是也。自从随侍大唐,数载之
-
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因
-
【生卒】:1634—1711【介绍】: 清诗人,继钱谦益、吴伟业之后为清初文坛领袖。初名士禛,死后因避雍正(胤禛)讳,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称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
-
说到陆抗和羊祜这些比较后期的武将,大家想必了解的不多,但是这些人也非常的不简单的,真实很厉害的,那么假如这些人生在刚好是正三国时期,那么这些个陆抗羊祜能不能算得上是三国时期的顶级统帅呢?下面就着这些
-
原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其一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⑴,我与狸奴不出门⑵。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⑶,尚思为国戍轮台⑷。夜阑卧听风吹雨⑸,铁马冰河入梦来⑹。注释⑴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
-
这首小令,写夫妻相别情景。眷恋之情,化为热泪,倾注如雨。说不尽“草草离人语”,生动地勾出了临别时难分难舍之状。全词意境清雅,缠绵婉约,饶有韵味,颇有南唐北宋之风。
-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没有地址的信》 俄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普列汉诺夫著,发表于1899—1900年间,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出色的论著。这部论著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