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全诗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9 19:07:14阅读:303
原文赏析: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拼音解读

qí yǒu tì tǎng shēng ,lǔ lián tè gāo miào 。

míng yuè chū hǎi dǐ ,yī cháo kāi guāng yào 。

què qín zhèn yīng shēng ,hòu shì yǎng mò zhào 。

yì qīng qiān jīn zèng ,gù xiàng píng yuán xiào 。

wú yì dàn dàng rén ,fú yī kě tóng dià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及翻译

字词注释

  • 倜(tì)傥(tǎng):气宇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

  • 鲁连: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

  • 高妙:杰出,出众。

  • 明月:指夜明珠。《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珠有夜光、明月,生于蚌中。”

  • 光曜(yào):光辉。

  • 却秦振英声:指鲁仲连义不帝秦,却秦救赵一事。

  • 末照:犹余光也。

  •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典故,可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战国齐人,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尚气节。游赵之时,恰遇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求援于魏国,魏安釐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往见赵相平原君,陈以利害,义不帝秦,坚定赵王抗秦之决心。鲁仲连帮助赵国坚定信念击退秦军后,平原君赵胜以千金相赠,鲁仲连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于是辞别平原君而去,终生不复见。

  • 澹(dàn)荡:淡薄,不慕名利。

  • 拂衣:超然高举的意思,表示语气坚决。

  • 同调:谓志趣相合。

  • 白话译文

          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

          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

          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

          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馈赠。

          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赏析

       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策士。秦国围攻邯郸,魏安赦王派人劝赵归秦,鲁仲连在围城中往见平原君,制止了这件将导致奇耻大辱的事,邯郸因信陵君援军到达而围解。为此,平原君欲以千金相酬,仲连不受而去。后来齐国田单攻聊城,岁余不下,鲁仲连以书信缚箭射进城内,劝喻死守围城没有出路,困守城中的燕将见信自杀,聊城因此而破。齐王欲封鲁仲连官爵,鲁仲连说:“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并逃隐海上。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史记》称鲁仲连“好奇伟俶傥(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当初新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平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澜于既倒。“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这是其功业即画策的高妙所致。但鲁仲连的为人钦敬不仅如此,还在于他高尚的人品。当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说罢辞去,终身没有再见平原君。“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直书其事,而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杰出的盛唐文士却力图将二者统一,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似曾成为一种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方面,他引为楷模的历史人物,便是张良、鲁仲连。前引诗句中以一箭书取聊城功,就是鲁仲连的故事。李白的功成身退的表示,主要是为了抬高自己的从政身份,目的在以谋臣策士出仕。所以诗末引以自譬,谓鲁连为同调。 
        这首诗直书其事,直抒胸臆,可说是最为质朴的写法。寥寥数句,给读者刻画了一个高蹈而又仗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又寄寓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全诗虽然有为个人作政治“广告”的意图,却也能反映诗人一贯鄙弃庸俗的精神。“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妾薄命》),这两句诗正好可用来形容李白自己的诗品,即随意挥洒,独具标格。

    创作背景

    《古风·齐有倜傥生》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李白一生深受儒、道、侠三种思想影响,思想性格中既有兼济天下之志向,又有独善其身之情怀。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非常通透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军之道成,容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正是由于九百多年前的齐国义士鲁仲连在这点上与他有着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所以他不止一次地以鲁连自比,如《在水军宴幕府诸侍卿》:“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留别王司马》:“愿一佐明主,功成返旧林。”《五月东鲁行》:“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他的《古风》“齐有倜傥生”一诗更是集中地表达了对鲁连的钦慕之情。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信马游缰

      信马游缰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信马游缰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信马游缰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烹龙庖凤

      烹龙庖凤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烹龙庖凤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烹龙庖凤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注音版拼音版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注音版 子zǐ产chǎn告gào范fàn宣xuān子zi轻qīng币bì 范fàn宣xuān子zi为wéi政zhèng , 诸zhū侯hóu之zhī币bì重zhòng , 郑zhèng

    •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出自清代蒋士铨的《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 “殷元礼,云南人,善针灸之术”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二班 殷元礼,云南人,善针灸之术。遇寇乱,窜入深山。日既暮,村舍尚远,惧遭虎狼。遥见前途有两人,疾趁之。既至,两人问客何来,殷乃自陈族贯。两人拱敬曰:“是良医殷先生也,仰山斗

    • 吐珠于泽,谁能不含

      吐珠于泽,谁能不含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吐珠于泽,谁能不含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吐珠于泽,谁能不含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

    •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出自唐代窦叔向的《夏夜宿表兄话旧》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 《你我之间的距离》赵丰超散文赏析

      1 那年,当妈妈为你打开音乐盒时,你不由自主地说道:“我愿做一只小鸟,在天空自由地飞翔。”那时你只有四岁,我的妹妹,妈妈认定你是位天使,带着天生的诗情来到人间。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羡慕你,甚至嫉妒

    •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出自清代郑燮的《晨起缝破衣》 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 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 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