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全诗赏析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bú xiào ài fú qū xí sú ,dàn qí pú jiǔ huà shēng píng 。
bìn sī rì rì tiān bái tóu ,liú jǐn nián nián zhào yǎn míng ;
qiān zǎi xián yú tóng shùn xī ,jǐ rén yān méi jǐ chuí mí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注释
少年:年轻。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
榴:石榴花。
贤愚:圣贤,愚蠢。
垂名:名垂青史。
鉴赏
作者当时已经年老,“不效艾符趋习俗”既是力不从心,也包含看透热闹背后空虚的无奈与悲凉。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正是元和中兴前后,民间的生活处境虽然有所改善,但作者因为自身的年老体弱,又预见了晚唐时期宦官与藩镇冲突的必然,因此即使在端午,他也是懒散而痛苦,希望“蒲酒话升平”。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也正因为前文叙述的原因,他才发出了时光易逝,几人流芳的感慨。此诗相对悲观,但透过诗辞的背后,我们却可以从作者的视角,窥见当时晚唐的一景。
-
出自唐代温宪的《题崇庆寺壁》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
出自唐代李咸用的《短歌行》 一樽绿酒绿于染,拍手高歌天地险。上得青云下不难,下在黄埃上须渐。少年欢乐须及时,莫学懦夫长泣岐。白日欲沈犹未沈,片月已来天半垂。坎鼓铿钟杀愁贼,挼碎是非佯不识。长短高卑不可
-
出自唐代乔知之的《侍宴应制得分字》 紫禁肃晴氛,朱楼落晓云。豫游龙驾转,天乐凤箫闻。竹外仙亭出,花间辇路分。微臣一何幸,词赋奉明君。
-
五尺之童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五尺之童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五尺之童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魏晋左思的《白发赋》 星星白发,生于鬓垂。虽非青蝇,秽我光仪。策名观国,以此见疵。将拔将镊,好爵是縻。白发将拔,惄然自诉:禀命不幸,值君年暮。逼迫秋霜,生而皓素。始览明镜,惕然见恶。朝生昼拔,何罪
-
出自唐代李山甫的《寄太常王少卿》 别后西风起,新蝉坐卧闻。秋天静如水,远岫碧侵云。雅饮纯和气,清吟冰雪文。想思重回首,梧叶下纷纷。
-
原文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⑴,榆钱落尽槿花稀⑵。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⑶。注释⑴陂田:水田。⑵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⑶两两:成双成对。翻译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
-
梦是人在睡觉时意识进入的一个世界,到现在人类也没能彻底搞明白它具体是什么,就像到现在也搞不明白人的意识是哪里来的一样。
-
出自唐代蒋冽的《经埋轮地》 汉家张御史,晋国绿珠楼。时代邈已远,共谢洛阳秋。洛阳大道边,旧地尚依然。下马独太息,扰扰城市喧。时人欣绿珠,诗满金谷园。千载埋轮地,无人兴一言。正直死犹忌,况乃未死前。汨罗
-
出自唐代朱放的《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