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全诗赏析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赏析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唐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苏溪在浙江义乌、东阳附近,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像《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这位倚阑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是什么呢?“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宋人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刘禹锡《阿娇怨》全诗翻译赏析
阿娇怨 刘禹锡 望见葳蕤举翠华, 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 言幸平阳公主家。 刘禹锡诗鉴赏 刘禹锡的诗歌向以精炼含蓄著称。《阿娇怨》比较典型地体
-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
义田记 作者: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
-
与兄言别,已累岁矣。关河辽阔,通问维艰。遐念昔游,曷胜怅惘。然患难之来,当以心制境[1],不当以境役心,处处体认[2],则顺境反不若逆境之受益矣!夫子不云乎:“陈蔡之间,甘之幸也[3]1《孟子》“发畎
-
语义说明:比喻人什么也不知道。 使用类别:用在「愚昧无知」的表述上。 一无所知造句:01看他一无所知的样子,我真的有点生气。 02经你这么分析,我倒成了一无所知的人了。 03你对他一无所知,怎可放心让
-
语义说明:比喻预先规划以应付意外、解决危急的有效方法。 使用类别:用在「计策高明」的表述上。 锦囊妙计造句:01靠着他的锦囊妙计,我们总算化解了危机。 02这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别的锦囊妙计。
-
语义说明:比喻做事时要趁着初起时的勇气去做才容易成功。 使用类别:用在「勇敢无畏」的表述上。 一鼓作气造句:01他拿起笔,一鼓作气连写了三幅字。 02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工作做完了。 03同学们!且
-
刘小枫 刘小枫教授(1956-),男,重庆人,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主编、ld
-
脑际急转弯题目:为什么芹菜倒立后就会唱歌了? 脑筋急转弯解析:芹菜倒立后就变成蔡琴了,蔡琴是歌手嘛~ 脑筋急转弯答案:芹菜倒立后就变成了蔡琴
-
一、 语义说明:比喻战事进展顺利。 使用类别:用于「威猛无敌」的表述上。 势如破竹造句:01国军一路挺进,势如破竹。 02我军势如破竹地攻下了敌军多个要塞。 03这支常胜军连战皆捷,势如破竹,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