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曹爽为什么相信司马懿不会杀他
高平陵之变,是曹魏政权走向末路的标志性事件,司马家正式掌控大权,曹家的天下实际上已经改名换姓了。而在这场事变当中,曹爽的表现也实在是让人感叹,当时的情况,只要曹爽不答应司马懿,谁胜谁负犹未可知,然而曹爽就相信了司马懿说的不杀降,乖乖的听话,结果还是死在了司马家的刀下。那为什么曹爽还是选择相信司马懿?当时曹爽到底是怎么想的?
1.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这一历史事件,在电视剧《虎啸龙吟》当中,可以说也算是得到了很好的演绎,虽然其中的一些人设与历史上不见得完全相同,必然还是加入了现代人的很多想象。在历史上这段事件的起因,正是司马懿与曹爽同为曹叡的托孤大臣,然而司马懿一直遭受曹爽的排挤,名义上升迁,实际上手里的实权全都被曹爽夺走,这对司马懿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当曹爽陪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扫墓的时候,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控制了洛阳,让曹爽尽快投降认罪,自己不会对他怎么样,只是免去他的官职,别的什么都不做,还信誓旦旦地指着洛水发誓。曹爽一直在犹豫,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被司马懿监视起来,最后被举报谋反,曹爽及其同党都被逮捕入狱,诛灭三族。
2.司马懿
司马懿之所以发动这场政变,是因为自己被曹爽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自己虽然被升为太傅,但这只是一个虚衔,地位虽然很高,手里却一点权力都没有,一个在官场上拼搏了一辈子的人,却一下子什么都好像没有了,司马懿怎么可能安心,就算他安心,他还要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筹划,否则自己一个人的失败,就会变成整个家族的灭亡。
也是就有这样一个好机会送到他面前,曹爽与曹芳离开洛阳,给了他控制京都的机会,并且派人去劝说曹爽投降,自己只是免去他的官职而已。曹爽就这样信了,回来之后被削去官职监视起来,不管干什么事都有监视的人在高楼上大喊,弄得曹爽非常不爽,只是现如今的他,已经和司马懿调了个,成了鱼肉,司马懿再也不会给他翻盘的机会了。
3.曹爽
那曹爽究竟为什么会相信司马懿的话?只是因为他发誓了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蒋济所说的“驽马恋栈”。他看得出来,曹爽尽管有了桓范的协助,但是他根本劝不动曹爽,曹爽满心都是他的家室,他根本没有长远的目光,对他来说,他只看得到自己眼前这一小块,他觉得,就算自己投降了,那也是富贵人家,不会受罪受苦,其他的,对他来说根本不重要。
曹爽失败了,他选择了投降,就是亲自把自己的命交到了司马懿的手里,但司马懿没有放过他,更没有放过曾经和他一起谋事的人,那些拦在司马懿面前的人,他都不会心慈手软,因为那样就是对自己的不仁慈。
-
子夜吴歌①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②。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③。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④。注释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有《子夜歌》,因为 "> 赵威后问齐使文言文练习
赵威后问齐使文言文练习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
-
一、 语义说明:美味的食物人人爱吃。 使用类别:用在「广受欢迎」的表述上。 脍炙人口造句:01桌上摆满了脍炙人口的佳肴,令人垂涎欲滴。 02这家的小笼汤包脍炙人口,许多人慕名而来,天天高朋满座。 二、
-
语义说明:启发人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 使用类别:用在「发人警思」的表述上。 发人深省造句: 01、老师的这一番谈话,语重心长,发人深剩 02、两位智者的这段对话很有深意,足以
-
一杯聊为送征鞍。落叶满长安。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
-
此诗大意是写一个妇人思念在那遥远的辽海之东从军的丈夫,夜很深了,也无法入睡。“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是拟人的写作手法。月亮西落,从低低的窗户斜照进来,偷偷地看着将燃烧尽的蜡烛,凋谢的花瓣
-
【题 解】诗人描绘了一幅在扬子江畔与友人离别的场面,景随情变,极力渲染的是一种离情别绪。淮上,即扬州。【注释翻译】鉴赏分析整首诗即景抒情,景中寓情。扬子江边,春光正好,杨柳依依,柳絮点点,诗人淡淡几笔
-
生命颂歌《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成名作。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 "> 孙策为什么要和曹操结交 孙策与曹操结交有什么好处
孙策,在一些小说里面,一直都是有“江东小霸王”的称号的,“霸王”指的自然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而孙策有这样的称呼,可见他的勇猛也不是盖的。但是,尽管孙策这般厉害,他曾经也是有和曹操结交的
-
【原题】:李尚书被召过沪临发之日官吏以行香日分追送不及明日尚书自合江诘后期次韵以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