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野史秘闻

袁术是怎么崛起的 袁术地盘不大为什么敢称帝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17:55:19阅读:517

袁术,作为袁绍的弟弟,他们两人倒也都是相当有野心的人。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中,枪打出头鸟,因为袁术第一个称帝,但是最终却被其他人联合起来干掉了,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袁术应该的确是很有实力,但同时也很没有脑子的。只是,袁术虽然实力强大,但是他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当时袁术的地盘也不大,他为什么还能兵多将广?

1.袁术

公元197年,袁术于寿春称帝,成为了汉末群雄中唯一一个僭号天子的人。

说起袁术,我们往往觉得这个人不足为道,自己没什么本事,靠着家业称霸一方,占据狭小的地盘竟还敢妄自称帝,实在太没有自知之明了。但不得不说,这只是我们所看到的一种假象。

袁术称帝并非一时兴起,他确实是当时势力最大的军阀,靠着强大的实力,袁术才走出了这一步。那么为何我们会看到袁术实力不济这样一种假象呢?袁术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呢?袁术的地盘到底又有多大呢?

2.机遇淮南,走上巅峰

袁家“四世三公”,强大的家族背景使袁术赢在了起跑线上。袁术最初的地盘是荆北南阳和豫州地区,算不上大,但是富庶,这也使得袁术成为了群雄中的佼佼者,凡事都能说上话。不过后来因与袁绍在立帝一事上产生分歧,而逐渐生怨,后来袁绍擅自任命周昕为豫州刺史,兄弟两人彻底反目。时袁术联合陶谦,公孙瓒与袁绍,曹操,刘表一方形成了两股敌对势力。不过最终袁术一方完败,但也是这一败,意外的成就了袁术。

袁术在落败后带着余众逃往了扬州,当时东南那一块地区不但广阔富庶且地方割据势力薄弱,凭借着自己的名声以及家族渊源,袁术迅速占据了九江郡,自领了扬州刺史。后以淮河两岸为根基,巧施谋略,捭阖纵横。又将目光投向了江东,徐州,相继击败了周昕、刘繇、王朗等人,疆域迅速扩张,一跃成为了汉末诸侯中最强的一个。

话说当时袁术有多强呢?首先来看看当时袁术的疆域:

北面与豫州陈国(汉代封国)相接;东临下邳,广陵;向南伸展到了会稽东冶;西面与刘表的江夏接壤,横跨扬、豫、徐三州,坐拥十一郡。

特别值得一说的便是当时袁术治下的人口,据《后汉书》记载,南阳郡和汝南郡是当时人口最多的两个地方,南阳郡有人口二百四十万,汝南郡有人口二百一十万。而这还只是袁术治下十一个郡中的两个,十一郡总人口多达八百余万。所以当时袁术可调动的军队多达数十余万绝不是夸张,而是事实。要知道这个数量比当年在官渡之战袁曹双方的总兵力还多。

3.袁术弱小的假象由何而来

袁术之所以在今人看来不怎么突出,感觉他没什么势力,只是一个靠家业支撑的“纨绔子弟”的主要原因便是袁术的迅速没落。袁术于公元197年称帝,仅仅两年不到,袁术就一败涂地,于公元199年穷途末路之际,吐血身亡。为何会如此呢?

其一:称帝这步棋走得太烂。时群雄割据,然汉帝尚在,尽管袁术有实力称帝,但这样一来便迅速成为了各路诸侯嗤之以鼻的目标,本来别人就不想看着你袁术做大,但仅靠一己之力又敌不过袁术,而袁术称帝无异于当年董卓,正好给了各路诸侯讨伐的理由,瞬间成了众矢之的。

其二:袁术刚愎自用,骄奢淫逸。早年尚未称霸淮南时便想着称帝,后来称帝了则更是为所欲为,残害百姓,因此民心大失。

袁术称帝,离心离德,不仅诸侯讨之,其部下更叛之。这里重点要说的便是孙策了,孙策乃至孙氏一门最初都是在袁术手下办事的,其父孙坚,舅舅吴景,堂兄弟孙贲等人皆是袁术手下大将。而当年孙策的反叛,对袁术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直接带动了雷薄、陈兰叛变,使得袁术相继丧失了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仅剩下淮南的一隅之地。

由于袁术称帝到其衰亡的那段时间战乱不断,各方势力所占据的地盘也不稳定,故后世的地图制作者们通常都会跳过这个混乱的时期,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汉末群雄割据分布图都是以公元199年为时间点,而此时袁术的地盘确实不大。

猜你喜欢
  • 文言文翻译误区解析

    文言文翻译误区解析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2010年安徽卷)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

  • 童童的解释?童童是什么意思?描写草木的词语

    童童是关于描写草木的词语.童童童童的拼音:tong tong 树荫下垂貌。晋·陈寿

  • 《天子门生》文言文阅读习题

    《天子门生》文言文阅读习题   天子门生  盘石赵逵,以绍兴辛未①魁集英之唱。后三年,以故事召归为校书郎。时秦桧老矣,怙权杀天下善类以立成,缙绅胁息。赵至,一见光范②,桧适

  • 《挺经》文言文全文

    《挺经》文言文全文   导语:《挺经》又称为“内圣外王之法”,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十八条心法,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挺经》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梦见家里被盗有没有特别的寓意?

    每个人对于梦境中发生的事情都会很感兴趣,不过有一些人能够记住梦中的事情,有的人记不住梦中的事情,做完梦第二天可能就忘了。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不做梦,做梦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点。

  • 梦见有人追我是什么意思?

    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都很大,无论是来自生活上还是感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小的时候老师们和父母都跟我们说不要早恋,要好好学习。等到谈婚论嫁的年纪又抱怨我们怎么不赶紧找对象。缘分天注定,并非儿戏,哪有那

  • 截竿入城的文言文翻译

    截竿入城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是截竿入城的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截竿入城的文

  • 尉缭子十二陵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尉缭子十二陵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十二陵  作者:尉缭  威在于不变;惠在于因时;机在于应事;战在于治气;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无过在于度数;无(因)[困]在于豫备;慎在于畏

  • 救苦救难

    救苦救难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救苦救难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救苦救难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尚书《文侯之命第三十》译文与赏析

    文侯之命第三十文侯之命第三十 【原文】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王若曰[1802]:“父义和[1803]!丕显文、武,克慎明德[1804],昭升于上[1805],敷闻在下[1806

相关栏目:
  • 历史人物
  • 野史秘闻
  • 上古传说
  • 夏商周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 宋朝历史
  •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 清朝历史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