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是一个怎样的人?曹髦为何要刺杀司马昭?
曹髦,可能人们对他并不是很熟悉,曹叡死后曹芳登基,但是曹芳被废,之后继位了就是曹髦。说到曹髦,还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就是曹髦说出来的,可见当时曹魏势力早就已经被司马家族不看在眼里了。那么,曹髦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去刺杀司马昭呢?最终结果如何?
1.三国后期,魏国称霸,曹氏家族废除了傀儡汉帝,登上王位。可没过多久,风水轮流转——司马氏家族又抢夺了曹氏天下,年仅14岁新的傀儡皇帝曹髦(máo)诞生。但这个傀儡皇帝有点不一般的是,他不甘心就这样耻辱地活着。他心系百姓,勤俭施政,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仁”治天下。为了君王的尊严,更奋起反抗,力图摆脱权臣司马昭的控制。这一路,曹髦走出了一首悲壮之歌,拼死一搏的他,不愧为曹操的后代。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之长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为高贵乡公。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曹髦擅长诗文,并通绘画,有《祖二疏图》《盗跖图》《黄河流势》《新丰放鸡犬图》传世(至唐代),而他绘制的《祖二疏图》、《盗跖图》、《黄河流势》等众多画作,则被唐代张彦远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评为:“曹髦之迹,独高魏代”。曹髦自从走上历史舞台起,就从未令曹氏家族失望过。
2.正元元年(254年),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打算推立彭城王曹据为帝,因郭太后的执意要求,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大魏皇帝,同年十月四日,他到达京都洛阳北郊邙山的玄武馆。群臣奏请他住在前殿,曹髦回答说前殿乃先帝寝殿,不敢越礼,于是暂住在西厢房中。群臣又奏请以天子之礼迎他入京,他仍不同意。
五日,曹髦正式进入京都洛阳,文武百官都到西掖门南拜迎,曹髦见状也赶紧下车答拜百官。司礼官奏说:“按礼仪您为天子,不必答拜臣下。”曹髦回答:“眼下我也是别人的臣子啊!”遂对群臣答拜还礼。到止车门,曹髦也要和群臣一样下车步行。左右皆劝阻:“按惯例您可以一直乘车进去。”他说道:“我被皇太后征召而来,至于安排我做什么现在还说不准呢!”还是下车和群臣一样步行到太极东堂。皇太后在那里会见了他。当天他便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参与典礼的百官都很高兴。史载:“百僚陪位者欣欣焉。”
曹髦为帝后,很是有一番作为。他提倡节俭,关心百姓和将士们的疾苦,并实行了一系列“仁政”措施。首先,他下令减少宫廷开支,罢“百工技巧靡丽无益之物”,并派大臣微服私访,考察各地风俗,慰问百姓,还处罚了失职官员。同时,他还多次下诏哀悼、抚恤伤亡的将士,“慰恤其门户”,免除其一年的赋税差役。而对于那些叛逃将士的家属,按法本应“连坐”,但曹髦却下令“皆特赦之”。
司马师一命呜呼的消息传到宫中,曹髦大喜。他意识到这是夺权的好机会,于是一面下诏命司马昭留守许昌,让尚书傅嘏“率六军还京师”,一面着手筹划宫廷政变。不料,司马昭识破了曹髦的计策,他率领军队回到了洛阳。这样一来,曹髦的计划落了空。为避免引起更严重的祸乱,他只好接受既定事实,封司马昭为大将军。从此,司马昭独掌大权。一次宝贵的翻身机会,就这样与曹髦失之交臂。
3.曹髦见自己权力威势日渐削弱,感到不胜忿恨,于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六夜里,命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废黜的耻辱,今日我将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去讨伐他。”
王经说:“古时鲁昭公因不能忍受季氏的专权,讨伐失败而出走,丢掉了国家,被天下人所耻笑。如今权柄掌握在司马昭之手已经很久了,朝廷内以及四方之臣都为他效命而不顾逆顺之理,也不是一天了。而且宫中宿卫空缺,兵力十分弱小,陛下凭借什么?而您一旦这样做,不是想要除去疾病却反而使病更厉害了吗?祸患恐怕难以预测,应该重新加以详细研究。”
曹髦这时就从怀中拿出黄绢诏书扔在地上说:“这样就已经决定了,纵使死了又有什么可怕的,何况不一定会死呢!”说完就进内宫禀告郭太后。王沈、王业跑出去告诉司马昭,想叫王经与他们一起去,但王经不去。
曹髦随即拔出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呼喊着出了宫。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在东止车门遇到曹髦的军队,曹髦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都吓得逃走了。中护军贾充从外而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曹髦亲自用剑拼杀。众人想要退却,贾充军将败,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事情紧急了,你说怎么办?”
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把他弑杀于车下。司马昭闻讯大惊,自己跪倒在地上。太傅司马孚奔跑过去,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
随后,他处死了成济,并诛灭其三族,以塞天下之口。同时,他以“教唆圣上、离间重臣”的名义杀死尚书王经,但却将告密者王沈封为安平侯,而且仍然袒护并重用着心腹亲信贾充。之后,司马昭又胁迫郭太后下旨,说已故的曹髦“情性暴戾,日月滋甚”且“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褫(chǐ)夺了曹髦的皇帝名号。最后,仅以“高贵乡公”的名义,用“下车数乘,不设旌旐(zhào)”的简陋葬礼,将其葬于洛阳西北瀍(chán)涧之滨。
曹髦虽然未获成功,但他确实做到了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在力争百分之几的机会。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实在不多。他有一身傲骨,他有刚烈的血性,为了活出帝王的尊严,为了活出人性的高贵,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残酷的命运抗争。他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
均田制 【点睛之笔】 均田制指的是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所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为了保证国家的税收来源,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485)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 【经典解读】 均田制的主要规定
-
闲雅而有情思——晏殊晏殊,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14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官至集贤殿大学士。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以词著称文坛,尤擅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
-
作者: 韩敬霞 【作品简介】《平家物语》是日本镰仓时期(1192—1333)著名的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一部日本
-
语文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 1.表示数量词 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表示一个数量词,其特点是量词省略,或数词后置。例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二十五岁那年,我考上了研究生,对于别人而言能上研究生或许是件好事,我的心情却异常沉重。当我揣着沉甸甸的学费前往学校报到时,泪水不止一次打湿我的双眼,我知道我的“锦绣前程”是用我家母牛的生命换来的,耳边
-
谈元曲之佳处:自然而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先后在以大都和临安为中心的南北地区流传开来。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 "> 《踏莎行·二社良辰》赏析
上片起首三句“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点节序,写环境,以燕子的翩然来归,喻朝廷的济济多士,同时也寄寓了词人对如同明媚春光的盛世的赞美与热爱,以及词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千秋”有秋千之意
-
【原题】:李尚书被召过沪临发之日官吏以行香日分追送不及明日尚书自合江诘后期次韵以谢
-
永远保持一颗初心季先生语录:我没什么理想,我少无大志,我高中毕业以后,家里边没钱,就想找一个职业,当时是抢一只饭碗,我没想什么大志。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历来人们用它来慨
-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